首页 > 报道
报道
宗教界古籍保护进入新阶段!

  为加强中华古籍保护工作,在国家宗教局的支持下,国家古籍保护中心近日先后与中国佛教协会和中国道教协会就佛、道教寺观古籍保护工作进行了深入探讨。两协会大力支持在佛、道教界开展古籍保护工作,培养宗教界古籍保护人才。大家一致同意按照方案,继续开展的古籍保护工作。宗教界古籍保护即将进入新阶段!

  

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与国家宗教局、中国佛教协会商讨开展佛教古籍保护工作

  宗教典籍是宗教法脉传承的重要载体,是各家宗派立教传教不可或缺的文献资料,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对人类文明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浩如烟海、内容丰富、形态多样的宗教古籍,既有汉文、藏文、蒙文、满文、彝文、彝文、白文、傣文、回鹘文、西夏文等多种语言文字,又有卷轴装、经折装、梵夹装等多种装帧形式,记载了佛教宗教教义、仪轨、戒律规范等内容,是各宗派立教、传教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如何保存保护宗教典籍,发挥宗教典籍在文史研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社会文明、道德风尚方面的积极作用,对于促进社会和谐、文化繁荣、民族团结、祖国统一具有重要意义。

  佛、道教古籍保护现状

  我国佛、道两教历史悠久,许多寺庙道观保存了大量珍贵的宗教古籍。但是,在漫长的流传过程中,迭经水火兵燹破坏,流传至今已是百不存一。以佛教为例,全国佛教系统共计6家古籍收藏单位开展了古籍普查登记工作,其中3家全部完成。截至目前,累计完成1132部古籍的登记,占全国已完成(171万)的0.00066%。全国佛教系统共计34家古籍收藏单位的83部古籍入选前五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占入选古籍(12274)的0.0067%。

  可喜的是,随着全国古籍普查登记和《国家珍贵古籍名录》评审工作的不断深入,陆续发现了一批过去不为人所知、少为人知的珍贵古籍。这些古籍来源广泛,各具特色,是不同历史时期珍贵文献的重要代表。如旅顺博物馆藏九世纪归义军时期敦煌写本《六祖坛经》、河北大学藏《赵城金藏?因明论理门十四过类疏》、西藏博物馆收藏的元至元间第三帝师达玛巴拉大都刻本《释量论》等,均是宗教界古籍的重要发现。

  然而,目前宗教界古籍保护仍存在诸多问题。一是宗教系统较为独立,外界难以深入。由于系统相对独立,在开展古籍普查工作的前期,普查人员根本无法进入寺庙道观中,地方政府有时也难以介入,导致地方经费落实不到位,宗教系统古籍保护工作的展开更是难上加难。

  二是部分宗教古籍收藏单位的存藏状况堪忧。收藏珍贵典籍的寺庙一般都有较为悠久的历史,出于保护宗教文物建筑的需要,一般不做大型翻建工作,供养在藏经楼的珍贵典籍,存藏环境根本无法达到最基本的标准,大殿潮湿,又是木质架构,容易发生霉烂、虫蛀,能做到防火防盗已是不易,更不要说恒温恒湿、防虫防尘。

  甘肃拉卜楞寺是我国著名的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宗主寺之一,创建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在藏传佛教以及佛学研究领域影响深远。寺内所藏典籍浩如烟海,古籍善本不可胜数。所藏900年历史的《贝叶经》两部,尤为珍贵。寺属图书馆(藏经楼)内藏古籍善本6.8万余部。该寺虽然入选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但库房环境仍需进一步加强改善,但苦于经费不足,至今未得到落实。

  三是古籍保护人才匮乏。从目前掌握情况来看,宗教系统的古籍保护人才极度匮乏,基本没有专业人才。在大多数宗教系统中,古籍属于边缘地带。据了解,有些寺庙的藏经阁,由于种种现实原因,仅留一人看护,古籍普查和保护工作无法正常开展。在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举办的培训班中,还有一些居士作为寺庙古籍普查的志愿者前来参加古籍培训,这些人是否作为寺庙的长期的古籍保护人才发挥长效作用,还有待商榷。

  

与国家宗教局、中国佛教协会领导合影

  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在与国家宗教局、中国佛教协会及中国道教协会的商谈中,明确了下一步开展宗教界古籍保护工作的方向。一是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进一步增强做好宗教古籍保护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为进一步做好佛教古籍保护工作,要充分发挥全国古籍保护部际联席会议和厅际联席会议的作用,加强文化、文物、宗教等各系统之间的跨行业协调作用;争取中央和各级政府加大对宗教系统古籍保护的投入,加强对经济落后地区宗教系统的指导和关注。

  二是充分发挥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在推动宗教系统古籍保护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全社会特别是佛教界的古籍保护意识,加强宗教系统的古籍普查工作,加强宗教文献的原生性保护和再生性保护工作。

  三是加大宗教系统古籍保护人才培养工作力度。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将在今后的古籍人才培养工作中,进一步扩大人才培养范围,探索人才培养方式,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开展佛教系统的古籍保护人才培养工作。

  四是通过行业协会带动佛教系统的古籍保护工作。2015年初,中国古籍保护协会成立,在首批会员中就已吸纳了一位佛教界人士。下一步,还可进一步发挥古籍保护协会的行业带动作用,争取更多的佛教界社会力量投入到宗教典籍保护工作之中。

  

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与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凤林、《中国道教》主编尹志华就道教古籍保护工作进行深入探讨

  此外,国家古籍保护中心还即将与中国佛教协会签署框架性协议,共同开展佛教古籍普查登记、建立佛教古籍修复中心、联合举办大型佛教古籍展览或专题展示活动等。宗教界古籍保护即将进入新阶段!

  作者│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助理、研究馆员 王红蕾 供稿

  编辑│赵洪雅

京ICP备05014420号  电话:(+86 10)88544317  © 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