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报道
报道
“民国文献保护和整理研究”学术报告会暨合作共建签约仪式在广州图书馆召开

  2016年6月17日上午,“民国文献保护和整理研究”学术报告会暨广州大典研究中心与中国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古籍脱酸及加固技术研发、开化纸研究项目合作以及共建签约仪式,在广州图书馆负一层大厅举行。

  广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广州大典》主编、《广州大典》编纂委员会主任、广州大典研究中心名誉主任陈建华,中山大学党委书记陈春声,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原校长、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院长杨玉良,国家图书馆常务副馆长陈力,市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曾伟玉,市文广新局局长陆志强等有关领导出席本次活动。

  会上,陈建华就如何开展好《广州大典》二期编纂出版的前期研究工作,特别是民国时期广州文献的保护和整理工作,提出相关意见。陈春声对民国文献保护、整理的重要意义作了精辟阐述。杨玉良对现代科学技术在古籍脱酸加固及传统造纸技艺恢复的应用研究和前景进行了简洁而清晰的勾勒。陈力和中山大学校长助理、图书馆馆长程焕文分别作了题为“民国文献保护和整理研究”和“民国时期广东文献的收集、整理及出版可行性研究”的学术报告。广州图书馆馆长兼广州大典研究中心主任方家忠就有关合作情况作了简要介绍。

  《广州大典》编纂工作自启动以来,得到了包括中国国家图书馆、复旦大学和中山大学图书馆在内的国内外各图书馆、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广州大典研究中心与三家单位结成共建单位后,依托于三家单位在文献资源、人才和技术等各方面的雄厚实力,通过建立交流合作平台,定期召开会议、交换信息,科研项目合作等各种方式开展共建,将极大地推动广州大典研究中心及《广州大典》后续编纂出版的相关工作。

  郭德焱、刘洪辉、黄仕忠、李庆新、马明达、倪俊明、林明、林锐、甘谦等《广州大典》编纂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委员,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图书馆副馆长杨光辉,广州图书馆有关负责同志,《广州大典》概要、书志编写团队成员,以及广州大典研究中心、广州图书馆工作人员共100多人参加本次活动。

  (编辑:赵洪雅)

京ICP备05014420号  电话:(+86 10)88544317  © 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