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延续民族记忆 守护精神家园“国家珍贵古籍特展”在国家图书馆正式开幕
|
|
6月21日,由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联合主办,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国家典籍博物馆)承办的“民族记忆 精神家园——国家珍贵古籍特展”在国家图书馆正式开幕。

文化部副部长杨志今,国家图书馆馆长、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主任韩永进,以及来自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全国古籍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相关负责人,古籍保护行业专家,第五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和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参展单位代表等100余人出席仪式。仪式上,杨志今、韩永进分别为入选第五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和入选第五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部分代表颁牌颁证。

韩永进在致辞中表示,本次展览与以往重点展现珍贵文献版本价值不同,是以习近平同志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主题,突出展示典籍中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和精神脉络,重点揭示典籍中所蕴含的中华文明历经磨难而绵延发展的精神密码,突出了“从中华传统典籍中汲取历史智慧”的时代性要求,着重体现了蕴含在典籍中的文化基因和历史智慧如何为今天所用,为现实服务。
展览以第五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公布为契机,共征集全国近20家单位100余件珍贵古籍参展,为期两个月。展览分为“珍贵古籍、书香中国”“浩瀚典籍、历史智慧”“古籍保护、任重道远”三大部分,旨在通过展示中华古籍中的精彩故事和文化精粹,引导观众走进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宝库,享受精彩纷呈的精神盛宴。

特别是,展览首次展出了国家图书馆收藏的三件世界印刷史上标志性珍贵文献。三件刻本弥补了中国作为雕版印刷术发明的故乡却无早期实物的遗憾。国家图书馆充分发挥优势,积极开展修复、保护和研究工作,使其化身千百、服务社会。
2007年,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中华古籍保护计划正式实施。国家古籍保护中心通过举办修复培训班、设立传习所、招收古籍保护专业硕士等多种方式培养古籍修复人才,多方开展古籍修复项目,在古籍修复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2016年3月27日,国务院下发通知,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五批国家珍贵古籍(899部)和第五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14个)。至此,《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收录古籍总量已达12274部,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达180家。本次展览也集中对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实施以来取得的各项成果作了集中展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