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才培训基地
人才培训基地
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人才培训基地简介

  1909年9月9日国家图书馆前身京师图书馆正式成立。百余年来,国家图书馆上承宋、元、明、清历代皇家珍藏,旁蒐明清以降南北藏书家毕生积聚,经由本馆几代专家,特别是徐森玉、赵万里等前辈的努力购求,益之以当代名士的无私捐赠,三百万件善本特藏海量珍贵馆藏。所藏善本古籍,年代起自殷周,迄于当代,地域遍于禹域,兼及海外,充分显示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征。在收藏研究珍贵文献的过程中国家图书馆也孕育出赵万里、张秀民、冀淑英、李致忠等在古籍版本、目录、书籍史、印刷史研究举世闻名的专家学者。

  国家图书馆作为文明的守望者和文化的传播者,秉承“传承文明 服务社会”的宗旨,在给予善本古籍最恰当的典藏保护条件,使之永久传承的同时,致力于资源的共享,文化的传播,不断以影印、缩微、数字化等方式予以揭示文献,履行“学术津梁”、“文化使者”的使命和责任。特别是中华古籍保护十年来,国家图书馆为全国古籍保护、古籍人才培训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作为国家古籍保护人才培训基地,国家图书馆一方面内部以老带新的精神和技术传承,一方面对业界的开放培训,在人才欠缺的碑帖采编、古籍鉴定与研究、古籍修复、实验室技术等方面用力尤深,成效显著。同时基地积极与学校教育结合,与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天津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首都职大国图分校等教学科研机构在古籍后备人才培养上强强联合,并以跟班学习的办法为兄弟单位代培修复保护、鉴定编目、保护实验人员。

京ICP备05014420号  电话:(+86 10)88544317  © 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