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培训动态
培训动态
2024年佛教古籍保护与利用培训班顺利开班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系列讲话精神,共同推进佛教界古籍保护工作、培养佛教界古籍保护人才,6月14日下午“2024年佛教古籍保护与利用培训班”举行开班式,研讨班学员于14日—17日于径山禅寺开展集中培训。本次培训班由浙江省佛教协会和浙江省古籍保护中心联合主办、径山禅寺承办,邀请到图书馆、高校等国内知名的相关专家学者进行授课,有省内外各寺院、佛学院、佛学研究所的法师参加培训。

浙江图书馆馆长、党委书记胡海荣,浙江图书馆古籍保护研究中心主任童圣江,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研究馆员王红蕾,浙江图书馆研究馆员张素梅,浙江省佛教协会秘书长金幸祥,余杭区委统战部副部长、民宗局局长郑妙元,径山禅寺监院法涌及各位讲师、学员出席开班仪式。

胡海荣馆长在致辞中指出,佛教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佛教典籍同样也是中华典籍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此次佛教古籍保护与利用培训班力图增强佛教界古籍保护意识,壮大佛教古籍保护人才队伍,提升佛教古籍保护工作水平,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添薪助焰。同时胡馆长代表省古籍保护中心提出三点希望:一是希望各位法师能成为佛教古籍保护意识的传播者;二是希望各位法师能成为佛教古籍保护工作的苦行者;三是希望各位法师能成为佛教古籍保护人才的授业者。

王红蕾主任在致辞中谈到佛教典籍所承载的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人类文明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本培训班邀请古籍保护行业大家李际宁老师、刘家真老师、万群老师等,还有佛教界学养深厚的法幢法师、贤度法师等授课。王主任希望以此次培训为契机为佛教界古籍存藏单位负责人开展古籍保护工作创造条件,使更多的寺庙参与到古籍保护中来,共同推进佛教古籍保护工作向前发展。

金幸祥秘书长代表浙江省佛教协会发表致辞,他提出佛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佛教古籍是佛教法脉传承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国历史典籍中的宝贵文化遗产,对中华民族文明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金秘书长希望学员能珍惜机会安心学习、学以致用以点带面、终身学习勇猛精进。

本次培训班的设计体现出了承办方的用心,课程安排紧凑,课程内容全面,既有佛教典籍刊造史迹探寻,又有具体经典版本整理研究;既有古籍保护利用理论知识讲授,也有传统印刷和文献修复技艺的实践体验;授课讲师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公共图书馆、博物馆、高校等专业机构学养深厚、业务精专的专家。本培训班对于进一步提高佛教古籍保护的意识、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佛教古籍保护工作、培养壮大佛教古籍保护人才队伍、提升佛教古籍保护工作水平、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来源:浙江图书馆

京ICP备05014420号  电话:(+86 10)88544317  © 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