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培训动态
培训动态
传习技艺 守护经典——成都中医药大学举行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所揭牌暨拜师仪式

4月22日下午,在第29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成都中医药大学传习所揭牌暨拜师仪式在成都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举行。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四川省古籍保护中心、四川大学图书馆、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相关单位领导和专家参加。仪式由成都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馆长赵琼主持。

成都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杨静致辞指出,此次成都中医药大学传习所的成立,是学校古籍保护建设与发展的重要阶段性成果,是新时期古籍保护工作发展的一次重要机遇。学校将以此为契机,充分发挥中医药“双一流”学科建设的优势,开拓创新中医药古籍修复与保护研究路径,深化“师带徒”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提升中医药古籍修复水平,充分发挥中医药高等院校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医药古籍修复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研究馆员庄秀芬宣读了关于成立“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成都中医药大学传习所”的批复文件。

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王红蕾,成都中医药大学副书记杨静,四川省高校图情工作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四川大学图书馆馆长兰利琼,四川省图书馆古籍部副主任罗涵亓共同为传习所揭牌。

罗涵亓代表省古籍保护中心发言,表示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所的成功挂牌,是对成都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多年来在古籍修复领域所取得成绩的肯定,为下一步高位推进四川中医药古籍保护修复与研究利用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为四川省古籍修复与保护事业增添了更强劲的动力,希望成都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再接再厉,为四川古籍保护工作的高质量发展和四川古籍修复技艺的提升起到更好的推动作用。

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王红蕾在讲话中指出,保护好、传承好中华珍贵典籍,是每一个文化工作者都应肩负的历史使命。四川是我国重要的文化盛地,拥有文脉悠长、底蕴深厚的巴蜀文化积淀,古籍资源丰富。四川古籍修复中心传习所和成都中医药大学传习所的先后成立,彰显了四川作为文化大省的实力。相信在大家的通力合作下,成都中医药大学古籍保护工作和古籍修复技艺传承工作将不断取得新成绩,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更大贡献。

揭牌仪式结束后,举行了传习所拜师仪式。成都中医药大学传习所聘请了四川省图书馆古籍修复专家袁东珏担任传习导师。袁东珏作为四川省第七批省级非遗古籍修复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从事古籍修复工作四十余年,为四川省培养了一批古籍修复人才。此次学校图书馆的张肖瑾等五位学员拜袁东珏为师。

仪式结束后,王红蕾坐客学校图书馆柳台书斋经典大讲堂,为全校师生带来“梓墨千年——中国古籍插图艺术”精彩讲座。

供稿:成都中医药大学

京ICP备05014420号  电话:(+86 10)88544317  © 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