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培训动态
培训动态
简讯|“2022年云南省第一期古籍修复技术培训班”在昭通成功举办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文件有关精神,提高云南省古籍保护水平,加快云南省古籍保护队伍建设,推动滇东北地区古籍文献的抢救保护,9月1日至9月8日,由云南省图书馆(云南省古籍保护中心)主办,昭阳区图书馆承办,昭通市图书馆协办的“2022年云南省第一期古籍修复技术培训班在”在昭通成功举办,云南省内各公共图书馆及古籍公藏单位工作人员参加培训。本次培训为期7天,来自昆明、曲靖、昭通等10个州市的48名学员参加培训。

  

  全体学员、授课教师合影

  本次培训的主要任务是在以昭通为中心的滇东北地区培养一批古籍修复后备队伍,通过培训让参训学员全面掌握古籍修复技法,在工作中能把所学的修复技艺融汇贯通,能对本地区的破损古籍进行维护和修复,加快古籍保护队伍建设,全面推动云南省古籍保护工作。

  开班典礼于9月2日下午在昭阳区图书馆举行,昭阳区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李战主持典礼,云南省古籍保护中心主任马云川,云南省图书馆历史文献部主任、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计思诚,古籍修复专家、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云南传习所导师杨利群,昭阳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孔飞跃,昭通市图书馆馆长董灿武,昭阳区图书馆馆长王文刚等出席开班仪式。

  

  开班典礼

  云南省古籍保护中心主任马云川在开班仪式上说,昭通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昭阳是云、贵、川三省交界地区,是南方丝绸之路的要冲,也是中原文化传入云南的重要通道,曾创造过灿烂的朱提文化,因此文化资源底蕴丰厚,文化典籍众多。截止2022年7月,云南省已完成古籍普查登记36615部309848册,其中云南省昭通市图书馆265部1816册;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图书馆614部6700册;云南省昭通市大关县图书馆134部1116册,成果丰硕。但由于年代久远,水火摧残,很多文化典藏、古籍老化破损严重,如今普查登记在册的馆藏古籍也面临着保护条件急需改造、破损古籍急需修复、修复队伍急需培养的问题。为系统梳理云南省内珍贵历史文化资源,使珍贵古籍得以被抢救、修复、整理开发利用,在昭通举办古籍修复技术培训班刻不容缓,这次培训班将为昭阳区图书馆抢救修复部分古籍,为推动昭通市古籍保护工作起到示范作用。

  

  云南省古籍保护中心主任马云川到修复现场了解学员学习情况

  

  指导学员制定修复方案

  

  导师杨利群给学员进行修复示范

  

  培训班学员在修复教师和骨干的带领下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修复实操

  本次培训采取以干代训、理论讲授与实训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同时招募了两名修复志愿者参与培训。学员们以高度的使命感,常常加班到深夜11点,截至7日下午结班时,维护性修复昭阳区图书馆馆藏清尊经阁刻本《钦定礼记义疏》八十二卷首一卷32册3851叶,抢救性修复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刻本《钦定仪礼义疏》四十八卷首二卷7册412叶,怒江州图书馆馆藏清光绪三十年明善堂刻本《心修集》1册三卷100叶。共计40册4363叶。

  

  修复前的古籍

  

  修复后的古籍

  

  结业仪式

  多年来,云南省古籍保护中心充分发挥专业带头和业务指导作用,在古籍保护人才培养、古籍普查登记、古籍修复、古籍数字化、古籍整理出版和保护宣传推广等方面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效。近年来,云南省古籍保护中心通过集中培训、师带徒培训等方式,陆续举办26期古籍修复技术培训班。

  书籍是历史的载体,保护古籍就是保护我们的传统文化,今后,云南省图书馆(云南省古籍保护中心)也将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以及中共中央关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部署要求,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古籍保护工作方针,切实推进全省古籍保护工作。

京ICP备05014420号  电话:(+86 10)88544317  © 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