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二期少数民族古籍修复技术培训班”在云南省图书馆圆满结束
|
|
2020年9月28日,由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主办,云南省图书馆承办的“第十二期少数民族古籍修复技术培训班”圆满结束。本次培训班历时14天,来自云南、四川、甘肃、青海、西藏等地40家古籍收藏单位的50余位学员参加了培训。
本次培训主要以藏文古籍修复实践课为主,同时设有理论课,国家古籍保护中心邀请西藏自治区图书馆古籍保护专家白张讲授《藏文古籍文献基础知识》、云南迪庆藏学研究院藏学研究专家杨立生讲授《迪庆藏文古籍的收藏整理及下一步的工作思路》。通过专家有针对性的讲授使学员对藏文古籍的内容、源流、版本、整理等方面的知识有了充分认识和了解,更加有利于藏文古籍修复的实践运用。修复实践课由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云南传习所导师杨利群全程授课,采取“以训代干”的教学模式,以迪庆藏学研究院收藏的中度、重度破损藏文古籍修复为教学内容,通过导师示范讲解和学员实际操作的方式进行培训。学员们十分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在培训中,勤于练习、虚心求教、相互交流,切磋技艺,表现出较强的业务素养和敬业精神。在老师的指导下,本次培训班共修复281叶中、重度破损藏文古籍。

西藏自治区图书馆古籍保护专家白张为学员讲授《藏文古籍文献基础知识》

迪庆藏学研究院专家杨立生讲授《迪庆藏文古籍的收藏整理及下一步的工作思路》

导师杨利群给学员示范藏文古籍修复

导师杨利群给学员示范人工纸浆补书技法

学员边修边研讨修复中遇到的问题

学员专注实践人工纸浆补书法

云南传习所工作人员对学员的修复成果进行检查

学员练习书叶的修剪

学员参观云南省图书馆古籍修复保护传拓研习馆

云南省图书馆馆长、云南省古籍保护中心主任马云川到培训班巡察
9月28日下午,在云南省图书馆举行了简短的结班仪式,云南省图书馆馆长、省古籍保护中心主任马云川,省图书馆副馆长周宇青、鲁颖出席仪式。马云川馆长作讲话,他对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十余年来对云南省古籍保护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诚挚的谢意。他充分肯定了本次培训班的成果,总结了近年来云南省古籍保护中心在古籍修复方面开展的工作,并表示在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的帮助支持下,作为云南省馆、省古籍保护中心将依托“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云南省古籍修复保护传拓研习馆”和即将挂牌成立的“藏文古籍修复培训基地”,对省内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破损古籍进行立项修复。同时加大少数民族文字古籍的修复力度,通过举办修复技术培训班,修复一批少数民族文字古籍。最近,云南省图书馆与复旦大学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加强馆校合作,结合复旦大学在学历教育和学科建设、古籍保护研究上的优势与云南少数民族古籍资源多样性、独有性优势,共同推进少数民族文字古籍修复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的前景非常广阔,工作会取得更大成果。杨利群导师充分肯定了学员的修复成果,希望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能融会贯通,灵活运用修复技法。学员代表甘肃敦煌研究院徐喆、云南巍山县图书馆馆长陈春艳分别作了交流发言。云南省图书馆历史文献部副主任颜艳萍对本次培训进行了总结。最后与会领导为学员颁发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结业证书。

参加结班仪式的领导

为学员颁发结业证书

学员代表发言

学员代表发言

培训班修复成果
经过14天的培训,学员不同程度掌握了藏文古籍修复基本技法,特别是人工纸浆修复技法得到了相应推广,同时也巩固和壮大了全国藏文古籍修复队伍。中国新闻网、新华社等多家媒体进行了宣传报导。
(云南省古籍保护中心供稿)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