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期全国道教古籍保护管理研修班在中国道教学院开班
|
|
2018年7月24日,由中央统战部、文化和旅游部指导,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中国道教协会联合主办的“第二期全国道教古籍保护管理研修班”在北京白云观中国道教学院开班。开班仪式由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黄信阳主持。原国家宗教局一司司长王健,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文化司事业发展处处长王晓松,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张志清,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凤林,国家图书馆出版社总编辑殷梦霞,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林世田,以及来自全国各地道协和道教宫观中负责经书古籍管理的39名学员参加此次开班仪式。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凤林和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张志清分别致辞。


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凤林致辞
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凤林在致辞中说,此次培训班的举办体现了上级领导部门对道教文化建设、人才建设的高度重视。保护好、研究好、传承好、利用好道教典籍,是我们道教徒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道教界落实好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新修订的《宗教事务条例》、加强道教文化建设、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举措。中国道教协会在编纂《中华续道藏》等工作中,发现许多散落在民间的珍贵道教典籍,没有得到妥善保护面临失传,典藏在道教宫观的古籍保护状况也非常堪忧。为了改善这一状况,中国道教协会和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已经合作举办了两期培训班,通过两次办班,对道教古籍的保护、研究、传承和弘扬起到了一定推动作用。今天再次合作举办第二期全国道教古籍保护管理研修班,希望能培养一批掌握古籍保护管理的专业人才队伍,为抢救和保护好道教文化遗产奠定坚实基础,进一步推动《中华续道藏》等重大项目的开展,促进道教文化建设和人才建设。
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张志清致辞
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张志清致辞中说,2016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要实施“中华古籍保护计划”,“支持《中华续道藏》等宗教典籍整理抢修”。这是国家文化战略的重要体现,彰显了国家对古籍保护工作和宗教典籍整理工作的高度重视。道教是植根于中华文化土壤的本土宗教,传承和弘扬道教优秀文化,是传播中华文明、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举措。“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启动十一年来,在中央和各级政府的支持下,在 文化和旅游部的领导下,国家古籍保护中心通过古籍普查、修复、整理、利用以及古籍书库建设和古籍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努力,取得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果,其中也包括对道教古籍的保护。在五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中,共有109部珍贵道教典籍入选;2017年,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着力整理《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一至五批)和全国古籍普查登记基本数据库中的道教文献,结集成《全国古籍普查目录·道教文献》,支持在道教界全面开展道教古籍保护和普查登记工作。此次培训班重点是推进道教古籍普查,促进《中华续道藏》工作的开展,培养道教古籍保护人才。
原国家宗教局一司司长王健授课
培训班课程设置在讲授古籍普查专业知识、进行编目实践的同时,还专门安排学习了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和《宗教事务条例》。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