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广培训班”在尼山书院开班
|
|
金秋十月,十里荷香。16日上午,由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主办、山东省古籍保护中心、山东省尼山书院承办的“第三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广培训班”开班仪式在山东省图书馆尼山书院举行。
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张志清,中国孔子研究院院长、国际儒学联合会副理事长、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杨朝明、山东省图书馆副馆长、山东省尼山书院秘书长李西宁等出席仪式。来自全国公共图书馆的43名学员参加了此次培训。

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张志清致辞
山东省图书馆副馆长、山东省尼山书院秘书长李西宁致欢迎词,介绍了自2014年5月以来山东创新推动 “图书馆+书院”模式取得的成就,表达了对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和各兄弟单位莅临参加培训工作的感谢。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张志清在接下来的致辞中说,国家古籍保护中心贯彻习总书记关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讲话精神,从2014年开始开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践基地”试点工作,同时举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广培训班”,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广工作培养骨干人才。今后国家古籍保护中心还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在全国范围内推动相关工作,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中国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讲座
开班仪式后,中国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在做了题为《让孔子照亮人心》的首场讲座,通过对儒家文化的解读,深入浅出地为大家介绍了“传统八德”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渊源与联系,让大家坚定了价值与坚守的信念。
齐鲁因孔子而闻,以文化而盛,与时代偕行。自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曲阜发表重要讲话以来,山东自觉担当文化复兴的神圣使命,将“文化强省”确立为建设孔子家乡的重要使命,深入推进齐鲁优秀文化传承创新工程,着力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阐发、普及推广和传承保护,推动形成整体推进的战略态势。截止到目前,山东省以“图书馆+书院”模式建设了150多个尼山书院,基本覆盖到全省市县,建立完善了全省尼山书院联盟,形成山东孔子故乡独有的特色与优势。山东省图书馆尼山书院是国家古籍古籍保护中心2014年挂牌的第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践基地”,自建立以来就一直致力于传统文化的推广工作,此次承办“第三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广培训班”,邀请中国孔子研究院的杨朝明教授、南京图书馆原馆长、南京大学博士导师徐小跃、山东大学教授、长江学者杜泽逊、大连图书馆名誉馆长张本义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座,请山东省图书馆副馆长李西宁、福建正谊书院杨瑞英、孔子博物馆副馆长杨金泉为大家做传统文化实践基地工作交流,希望通过培训,大家一方面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一方面为今后的工作起到指导作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