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十期全国古籍修复技术培训班”在兰州开班
|
|
2018年5月15日,由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主办,甘肃省古籍保护中心承办的“第二十期全国古籍修复技术培训班”在甘肃省图书馆开班。甘肃省图书馆副馆长李芬林主持了开班仪式,甘肃省图书馆党委书记魏孔俊致辞。参加仪式的还有甘肃传习所导师师有宽先生、甘肃省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宋焱、传习所导师助理何谋忠以及培训班全体学员和甘肃省古籍保护中心员工。
魏孔俊书记在致辞中转达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对培训班学员的要求,代表甘肃省文化厅、甘肃省图书馆欢迎来自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的34名学员,希望大家珍惜学习机会,切磋技艺,共同进步。他简要回顾了“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在甘肃走过十年历程的足迹,希望各位年轻同仁深切认识到珍贵古籍承载文明、汇聚智慧、见证历史、启迪未来的作用,感悟到古籍保护工作者守先待后、传承文明的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同时欢迎大家贡献各地好的工作经验,为甘肃培训基地更好地发挥作用献计献策。
本期培训班是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第四次设立于甘肃省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人才培训基地的全国古籍修复培训班。与此前承办的各期修复初级、提高、研修班相比,本期修复初级班学员有年纪轻和学历高的特点,34名学员中硕博士毕业的达10人之多,学员文化素质高、接受能力强。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和甘肃培训基地针对本期学员特点进行了课程设置,将古籍保护理论与修复实践紧密结合,聘请甘肃省古籍鉴定专家易雪梅和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所导师师有宽等授课。开班当天,在简短的仪式后,宋焱副主任向学员介绍了甘肃省古籍存藏和近年开展培训传习工作的概况。下午,学员齐聚培训教室,从修复工具制作开始了入门的第一课实践。
(甘肃省古籍保护中心供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