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培训动态
培训动态
“第八期全国古籍修复技术与工作管理研修班”在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开班

来源:国家古籍保护中心
日期:2018-05-15

  5月7日,由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主办,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广东省古籍保护中心承办的“第八期全国古籍修复技术与工作管理研修班”在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举行开班仪式。

 

  开班仪式由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副馆长倪俊明主持,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馆长刘洪辉、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林世田、国家图书馆研究馆员杜伟生先后致辞。刘洪辉馆长对各地同行的到来表示欢迎。林世田主任从敦煌遗书的保护入手,向学员简要介绍了全国古籍保护工作的总体情况,并对在粤调研过程中发现的新会区景堂图书馆等优秀基层单位表示了赞赏。杜伟生老师要求学员认真观摩,动手实践,切实掌握拓片修复技术。

学员们认真了解广东省古籍保护与修复工作 

  开班仪式后,倪俊明副馆长为学员们做了《广东省古籍保护与修复工作介绍》的讲座,林世田主任全程旁听了讲座,并对“广东省基层图书馆古籍修复能力提升计划”进行了深入了解。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籍修复传承人杜伟生老师现场教学 

  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广东省古籍保护中心为研修班延请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籍修复传承人、国家图书馆研究馆员杜伟生老师,上海图书馆资深古籍修复及传拓技术研究专家邢跃华老师,中山大学图书馆修复专家肖晓梅老师进行联合授课,手把手为学员传授拓片修复技艺。来自广西、甘肃、云南、重庆、江苏、吉林、浙江、洛阳、安徽、贵州、福建、广东等地的图书馆界和文博界的19位古籍修复专业工作者济济一堂,共同切磋技艺,交流心得体会,切实提高专业技能。培训为期一个月,将持续至6月8日。

 

  “广东省基层图书馆古籍修复能力提升计划”始于2013年,是全国最早全面帮扶基层,通过古籍修复方面的软硬件保障与人员培训,实现能力提升的专门项目。该项目针对广东全省基层图书馆古籍藏量众多、破损严重、修复人员和设备缺乏的问题,本着“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基本方针,以人才培训、资助建立修复室、提供修复必备设备工具材料、跟踪指导和检查相结合的模式,既“供血”也“造血”,探索出一条提升基层图书馆古籍修复能力的有效途径。经过六年努力,已在全省陆续协助建立了21家基层修复室,为基层培养了一批能够独立进行古籍修复的专业人员,初步形成以省馆为中心,包括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中学图书馆和博物馆在内的,覆盖全省的古籍修复网络,有效地提升了全省基层图书馆古籍修复的整体水平。广东省古籍保护中心还联合各基层馆,自2014年起在全省范围内组织推广“书香古韵——中华古籍之魅力”古籍修复技艺演示和读者体验项目,向广大社会公众宣传和普及古籍修复保护知识,营造全社会关注和重视古籍保护工作的良好氛围,也推动了地方政府对古籍保护工作的重视。2017年开始,进一步推动“广东省基层图书馆古籍库房和阅览空间提升计划”,根据各馆古籍库房实际情况实现个性化精准帮扶,确保对古籍的长期有效保护。

(广东省古籍保护中心供稿)

京ICP备05014420号  电话:(+86 10)88544317  © 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