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七期全国古籍修复技术培训提高班暨第二十一期江苏省古籍保护工作培训班在宁开班
|
|
日期:2018-04-27
4月24日,由国家古籍保护中心、江苏省古籍保护中心联合举办的“第七期全国古籍修复技术培训提高班暨第二十一期江苏省古籍保护工作培训班”在南京市莫愁中等专业学校开班。南京图书馆副馆长、江苏省古籍保护中心主任全勤,南京市莫愁中等专业学校副校长章学军,南京图书馆历史文献部主任陈立,国家图书馆副研究馆员、江苏省古籍修复传习所导师朱振彬及培训班学员,共30余人参加了开班仪式。开班仪式由陈立主持,朱振彬、全勤、章学军分别致辞。开班仪式后,全勤副馆长为学员们做了《江苏古籍保护事业探索与研究》的讲座。
此次培训由南京市莫愁中等专业学校承办。来自于全国各地的省、市图书馆,高校,文博系统等单位的24位修复业务骨干参加培训,学期一个月。国家古籍保护中心、江苏省古籍保护中心邀请了国家图书馆资深的古籍修复专家研究馆员周崇润,副硏究馆员朱振彬,南京图书馆古籍修复业务骨干、副硏究馆员杨来京,馆员陈绪军进行授课,为学员讲授古籍防虫杀虫技术、拓片及割裱、信札挖衬、经折装、立轴制作、装裱等课程。
江苏是全国较早开展古籍修复工作的省份,南京图书馆也是最早入选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的单位之一。为推进古籍原生性保护,目前全省共建立古籍修复室25个,总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共有修复人员40多位,修复古籍13万余页。南京图书馆、南京博物院、南京大学图书馆、金陵刻经处等古籍收藏单位也都相继成立了文献修复中心,除正常修复职能外,还承担国家级课研项目及修复人才培养。江苏省古籍保护中心和南京莫愁中等专业学校、金陵科技学院、南京艺术学院等高校联合办学,培养古籍修复专业毕业生700余人,并联合举办过多期修复培训班,对全省的修复人员进修培训。全省古籍修复体系已逐步形成。2018年,江苏还将在全省开展修复室建设标准化工作,已初步制定《江苏省古籍保护单位修复室建设标准》,很快将在全省启动。此次培训既能切实提高修复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也为全国各地修复人员提供了一次很好的交流机会。
(江苏省古籍保护中心供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