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培训动态
培训动态
复旦古籍保护学子韩国考察记

来源:国家古籍保护中心
时间:2017-01-09
作者: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  应超男、杨雪珂

编者按

  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是我国第一家古籍保护研究院,作为“国家古籍保护人才培训基地”,在培养古籍保护高端人才方面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知行合一的教学实践。2016年12月,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就“古籍保护与修复”方向的专业硕士培养开展了一次交流实习活动,快来看看同学们的韩国之旅有哪些收获吧~

  2016年12月12-16日,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2015级图书情报专业古籍保护与修复方向专业硕士生赴韩国进行一周的教学实践,在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杨光辉、研究院兼职青年研究员兼外事处实习带教老师金莹博士的带领下,先后考察了韩国仁寺洞文化街(古书店“通文馆”等)、成均馆大学图书馆与尊经阁、高丽大学图书馆、韩国国立文化财研究所、国立博物馆、首尔大学图书馆及奎章阁、延世大学图书馆等,了解韩国古籍保护与修复、收藏与整理情况。

  12日下午,我们到达韩国首尔。陆爱华博士负责接待。由于下飞机后的一些小状况,司机师傅临时带我们来到了机场附近的月尾岛。吹着海风,听着海浪拍岸的声音,看渔民闲情垂钓,别有一番情调。

  短暂休息后,我们奔赴仁寺洞。仁寺洞在朝鲜时代(1392-1910年)是官府和私宅密集的地方。后来,又有了展销古董的画廊和相关联的店铺,仁寺洞渐渐就成为买卖文化商品的文化街。

  漫步在中央大街上,道路两旁可以看到许多的画廊、艺术品店,还有许多卖韩服、陶瓷器、旅游纪念品和传统小吃店、茶馆等,琳琅满目,充满韩国特色。在其中一家工艺品店里,还看到了一种用纸制作的台灯,特别精致。我们特地考察了华峰古籍收藏与拍卖行,看到展出的历代高丽活字版本图书。

  13日上午,一行人首先来到成均馆大学于1398年建立的成均馆古建遗址,17世纪初重建的明伦堂、大成殿和文庙碑保存完好,其中明伦堂还保留着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由金陵朱之蕃题写的匾额。

成均馆合影(陆爱华/摄)

  随后,我们来到了成均馆大学图书馆,这所古老大学以“仁、义、礼、智”为校训,“成均馆”名字来源于“成人材之未就、均风俗之不齐”。收藏古籍的尊经阁在2000年始称为东亚学术文化院,重视族谱研究与户籍资料数据库建设,正在建设的人际联系查询系统,目前已完成十分之一。

  下午,我们访问了高丽大学。我们首先参观了高丽大学百年纪念馆,馆中展出有刻书木板和出版汉韩字典所用的铅活字等。图书馆外面正在装修,古籍部具博士向我们介绍了高丽大学图书馆对于古籍善本与普本的年代划分、目前古籍借阅情况和修复状况。

高丽大学访问交流(应超男/摄)

  具博士表示,他们修复古籍是为了更好地使用,目前修复至少能保存百年,百年后希望有更好的修复技术,以延长古籍寿命。在古籍借阅上,图书馆来者不拒,读者的借阅需求馆内尽可能满足。在尊崇传统文化思想影响下,高丽大学图书馆查阅古籍的读者人数平均每天十位左右。我们调阅了如元刊本《精刊补注东坡和陶诗话》等藏本。随后,我们参观了馆中的贵重书库(收藏1592年前的文献)。书库采用恒温恒湿环境,所有古籍都采用横放。

  14日一早,我们出发前往大田市,访问韩国国立文化财研究所。研究所主要负责韩国文物的分析检测以及修复工作。我们主要参观了石器保护分析室、木材料分析室、纸质文献修复室等。在修复室里,从事纸质文献修复有5人,我们看到他们用于修复的纸张与书页颜色相差较大,一位负责老师告诉我们,这种纸专门用于修复较薄的皮纸,能保存较长时间。还看到了一件从博物馆送来修复的朝鲜时期士兵的衣服,旁边一位女史在做修复前的记录报告。

  下午,我们回到首尔市,参观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该馆主要展出韩国五千年的历史文化遗物。藏品约10万件。高大简洁的内墙立面俱以象牙色的大理石砌成,阳光从高处的天棚和天窗洒入,营造出巍峨典雅的意境。

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合影(陆爱华/摄)

  展览厅大部分设在二楼、三楼和四楼。展览厅分门别类,包括:朝鲜史前时代手工制品;高句丽和百济王朝遗物;伽耶王国遗物;新罗王国手工艺品;统一新罗时代遗物;佛教雕塑;金属制品;高丽时代陶瓷器;朝鲜时代陶瓷器;书法作品;佛教绘画。另有一个露天展览区、一个专门陈列室和为了纪念把自己的私人收藏品捐赠给博物馆的两位艺术鉴赏家而设立的两间陈列室。主要欣赏了博物馆的古籍、书画以及拓片,其中一个小字本的《大陀罗尼经》和《佛顶心观世音菩萨》合刻本尤为吸引人。

  15日,首尔大学之行从奎章阁开始。首尔大学奎章阁韩国国学研究院收藏原皇宫及高丽大学的古籍善本。首尔大学1945年前的古籍基本都已存于奎章阁。阁中正在展览的古籍为高丽历代典籍以及中国已失传的孤本小说《型世言》,另有雍正铜活字本《古今图书集成》等。正在首尔大学访问的复旦大学朝鲜韩国研究中心主任郑继永教授陪同翻译。

访问首尔大学奎章阁修复室(陆爱华/摄)

  首尔大学中央图书馆现任馆长是建筑系教授,亲自参与新馆设计。新馆2015年建成,新老楼建筑融汇一体,大约各占一半体积。修复室采光极佳,修复工具陈列整齐,修复浆糊浸水一年后放冰箱再取用。馆中另辟有习近平总书记的捐书阅览室。

首尔大学图书馆整体风貌及修复室(应超男/摄)

  16日一早,我们出发访问延世大学图书馆,中文系的金铉哲先生全程陪同。据介绍,该馆馆藏古籍十万余册,其中中国古籍约一万册。我们有幸看到了高丽两宋时期的佛经、明代铜活字印本以及明清时期的高丽本。图书馆新旧馆舍建筑融合,颇有特色。多样的Little Room设计也很好地满足了不同学生的需求,十分人性化。

延世大学佛经(杨雪珂/摄)

  纸张、活字、修复技术、科技检测、图书馆新与旧的融合……都在短短五天中完美呈现。科技的不断发展,也将不断影响、融入与带动传统古籍修复技术的发展,修复技术的不断进步也将更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始终保持学习的姿态,致力于古籍保护的有利环境与先进技术研究,是我们迫在眉睫的任务,也是我们的历史使命。

京ICP备05014420号  电话:(+86 10)88544317  © 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