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培训动态
培训动态
中大与复旦两校文献保护与修复专业硕士研究生赴国家图书馆实习

  20167月4日至13日,中山大学文献保护与修复方向图书情报专业硕士生、复旦大学古籍保护与修复图书情报专业硕士生在国家图书馆联合开展暑期实习活动。本次实习为期10天,安排了主题讲座、实践操作、展览参观和技艺展示等内容,由文献保护与修复领域专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同学们进行指导。

  首日的实习活动在国家图书馆白石桥馆区进行,由国家图书馆古籍馆馆长陈红彦、金石拓片组组长卢芳玉介绍国家图书馆善本古籍与金石拓片的收藏情况。陈红彦结合19种宋元刻本、抄本、明铜活字本、五色套印本等珍贵馆藏实物,对古籍形制、版本与用纸等知识进行了详尽讲解。卢芳玉系统介绍了金石名目与金石学源流,国家图书馆金石拓片组的发展历史,金石拓片的采访、编目、典藏与数字化等工作,同时还展示了陈簠斋古器物拓本等一系列特色收藏。

  75日至6日,两校研究生前往古籍馆分馆进行古籍修复实验室与数字化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由副研究馆员田周玲、曹菁菁分别作主题为“纸张物理性能与化学性能”、“古籍数字化工作的标准与实践”的讲座。两校研究生在国家图书馆古籍保护实验室和古籍数字化实验室进行实习,学习了各种仪器设备的用途和操作方法,如纸张耐久性实验室中的恒温恒湿箱,疝灯老化试验箱和制冰器,纸张物理强度实验室的耐水平抗张强度测试仪、破度仪和撕裂度仪等。随后大家轮流尝试测定纸张撕裂度与耐折度两项指标数据,并在古籍数字化实验室学习古籍数字化图像的采集、质检、整理和处理,亲自体验古籍数字化的工作流程。

同学们在纸张物理强度实验室实习

  77日,两校研究生进入修复组开展实习,在杜伟生、朱振彬、胡泊三位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学习线装书样书制作。老师们对大家的日常基本功训练提出了要求,希望同学们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树立严谨的工作态度。

同学们在修复组学习线装书样书制作

  此次实习适逢“民族记忆 精神家园——国家珍贵古籍特展”在国家典籍博物馆展出。7月8日,两校研究生参观展览,程有庆老师结合古籍版本学、古籍鉴定等知识,对展品进行了专业讲解,特别介绍了司马光《资治通鉴》残稿、五代后唐天成二年刻本《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一卷》、晚唐五代刻本《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一卷》和五代北宋初刻本《弥勒下生经一卷》等珍贵古籍。79日,两校研究生在展览现场进行文献修复与装帧的现场演示,吸引了大批观众驻足观看。同学们的讲解和展示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一次近距离接触古籍修复的机会,同时也展现了此次学习实践的成果。

两校研究生在展览现场进行文献修复与装帧技艺演示

  在接下来的实习活动中,同学们还将造访北京大学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和故宫文物修复组等机构,拜访业界前辈和专家,进一步学习文献保护与修复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京ICP备05014420号  电话:(+86 10)88544317  © 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