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培训动态
培训动态
全国古籍保护工作人员培训工作全面铺开

 

    根据文化部的指示和古籍保护工作需求,国家古籍保护中心针对在职人员开展的各类培训紧张进行。

    7月8日至9月12日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主办,中山大学图书馆承办第三届全国古籍修复技术培训班,来自苏州博物馆、江西九江星子县文物管理所、贵州省图书馆、湖南省社科院图书馆、安徽师范大学图书馆、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南华寺、云南省民族古籍办、湖南师范大学图书馆、贵州省荔波县档案馆、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档案馆、上海图书公司、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云南昆明市石林县图书馆、广州市档案局、香港中央图书馆等35个藏书单位的40余位学员参加培训。培训班除古籍保护的基础理论外开展了大量的古籍修复实践,全体学员完成学业,并开展广泛交流。中山大学图书馆也以热情、开放的风格,周到细致的安排获得学员赞誉。

    9月1日至20日,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主办,辽宁省图书馆承办举办了第一期全国古籍编目培训班,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图书馆和博物馆系统的36家收藏单位的49位学员参加了本期培训班。针对一年来各地开展古籍保护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古籍保护工作未来的发展趋势,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精心设置了一些基础课程,如:四部分类法的应用及其类表的调整、古籍著录规则、稿抄校本的编目、刻书牌记与古籍版本的鉴定、佛教藏经的编目、古籍名录的申报等等。授课教师都是长期从事古籍整理与鉴定工作的专家、学者。参加培训班的学员均为各单位从事古籍整理工作的业务骨干。

     此次培训,辽宁省图书馆除为培训班的成功举办精心准备授课教室、提供必要的设备外,还提供数十种明清版本的书籍供学员实践使用,并对学员进行实践课的辅导,并组织学员参观馆藏精品展等。受到学员很高的评价。

    10月9日,第一期全国民族语文古籍鉴定与保护研修班在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开班,全国古籍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主任李致忠、副主任史金波、专家黄润华等出席开班仪式并讲话,对学员提出殷切期望。来自新疆、西藏、内蒙、甘肃等地的学员齐聚一堂,表达希望通过学习提高业务水平的决心,在未来的二十天中,国内外知名的民族文献专家王尧、耿世民、张公瑾、李致忠、乌力吉、史金波、黄润华、吴元丰、朱崇先等将为学员授课,学员还将就专业问题进行讨论。

    10月13日,第四期古籍修复培训班在天津图书馆拉开序幕,天津图书馆馆长陆行素同志、李致忠先生等出席开幕式并讲话。来自各地的四十余名学员开始为期七十天的学习。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已经开办各类在职培训十二期,为各系统古籍收藏单位培训人员四百余人,学员们通过培训提高了业务能力,结识新朋友,为今后整个行业的共同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将在陕西省图书馆举办一期编目与鉴定培训,在浙江省图书馆举办第二期古籍鉴定与保护高级研修班和第五期全国古籍修复技术培训班。

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简报 第十七期
中国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编
2008年10月15日

京ICP备05014420号  电话:(+86 10)88544317  © 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