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习中心
传习中心
“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四川传习所”揭牌

  2016年8月11日,“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四川古籍修复中心传习所”揭牌拜师仪式在四川省图书馆隆重举行,国家图书馆馆长、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主任韩永进,四川省文化厅厅长郑晓幸,四川省图书馆馆长何光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故宫博物院书画装裱大师徐建华等出席了此次活动。

  仪式上,韩永进馆长为四川传习所导师、故宫博物院古籍字画修复国家级传承人徐建华、导师助理袁东珏、许卫红、欧萍颁发了聘书,并与郑晓幸厅长一起为“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四川古籍修复中心传习所”揭牌。四川省图书馆、四川大学图书馆、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三家单位的青年古籍修复工作者共十七人向导师徐建华先生行拜师礼,并表达了自己珍惜机会、潜心古籍修复事业的决心。

  随后,韩永进馆长发表讲话。他指出,四川是我国重要的文化盛地,存藏的大量古籍,既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西南地区社会文化发展的历史见证。四川省图书馆、四川大学图书馆、成都杜甫草堂图书馆共同承担着四川省古籍修复中心的职能,在跨系统协作古籍修复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此次传习所又设在这三家单位,对于发挥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和博物馆的各自优势,联合传承古籍修复技艺具有积极的探索意义,相信会对四川省乃至整个西南地区古籍修复人才的培养发挥重要作用。在大家的通力合作下,四川省的古籍保护工作会不断取得新的成绩,为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与以往的传习所相比,四川修复中心传习所组成单位最多、助理导师人数最多、学员人数最多,三家单位在古籍修复方面各具特色,亮点十分突出。公共图书馆系统的四川省图书馆拥有古籍近八十万册,是省内最大的古籍存藏单位,新馆建有古籍修复中心200余平米,设备完善。高校系统的四川大学图书馆在2014年建成投入使用的古籍修复室,是面向中西文古籍和近现代文献的综合特藏修复室,设施先进,修复管理科学化程度很高。博物馆系统的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存藏宋代以来杜甫诗集版本万余册,一线纸质文物修复师9人,修复人员充足、实力雄厚。三位助理导师分别是三个单位修复工作的领军人物。其中四川省图书馆的助理导师袁东珏是年近七旬的老修复师,她在1983年参加了文化部举办的古籍修复班,向赵嘉福先生学习,此后开始了长达33年的古籍修复工作,虽然2002年就达到了退休年龄,但退而不休,继续为川图古籍医病。四川大学图书馆的助理导师许卫红,是“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实施后,古籍修复培训班培养出来的青年修复师。她自2008年起参加全国范围内中文、西文修复培训班十余次,虽然从零开始,但吸收诸家之学,成长十分迅速。杜甫草堂博物馆的助理导师欧萍,早年就师从徐建华先生学习书画修复,在此基础上又多次参加各类古籍修复培训班,修复技术全面,深得徐建华先生认可。三家单位集成优势明显、师承渊源丰富,为四川修复中心传习所未来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2016年可称得上四川文化领域的“古籍保护年”。今年早些时候,四川省内民营古籍修复机构——西部文献修复中心已获膺国家级古籍修复传习所称号。两家传习所虽然所有权性质不同,但优势互补、相辅相成,将使四川这一文化大省、文献大省、文物大省的古籍保护事业迈上新的台阶。

京ICP备05014420号  电话:(+86 10)88544317  © 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