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保护技术
保护技术
古保论坛│评说传统的驱虫、防虫法——“与虫对话”(九)

来源:国家古籍保护中心
日期:2016-10-28
作者:刘家真(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教授)
编辑:赵洪雅

  我国古代主要采用植物来驱虫,采用有毒的矿物质及植物来杀虫。那么,这些传统驱虫、杀虫方法有什么作用和弊端呢?这一期“与虫对话”为您详细解答~

  我国古代主要采用植物来驱虫,采用有毒的矿物质及植物来杀虫。下表即是我国古代常用的驱虫和杀虫方法:

  

我国古代驱虫、杀虫法

  植物驱虫的原理

  驱虫植物有采用植物茎秆、果实、叶片的,也有采用木材的,其共同特点是,它们可以散发出特殊气味,使昆虫不悦而选择离开。

  与人类似的是,不同种类的昆虫对一定气味的喜好也是存在差异的。植物在生长发育的不同时期,都会产生一些具有特殊气味的物质,有些气味物质对某些昆虫具有引诱作用,而有些气味物质却令某些昆虫特别讨厌。古人利用这个原理,寻找可以散发出令书虫讨厌的气味的植物,放置在古籍周围,起到趋避书虫的作用。这种令昆虫讨厌的植物性挥发物质(称为昆虫驱避剂),也可以从这类植物本身中提炼出来,专门涂在某些载体上,例如,天然樟脑就是从香樟树的根、木材、枝、叶中提炼出来的。

  

在古籍柜架中放置驱虫芸草与烟叶

  随着人们对植物性挥发物质对昆虫的趋避与引诱原理的破解,现如今,已制作出植物性昆虫引诱剂来捕捉虫子。

  植物驱虫存在的问题

  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古代,利用植物的挥发性物质驱赶书虫是具有先进性的,但它仍然存在以下不足和弊端。

  ① 可能驱避某些昆虫,但不具有杀虫能力

  这类植物性挥发性物质属于活性化学物质,它能使某些害虫忌避或被驱散,但其本身并没有杀虫活性。特别是,这类化学物质(即虫子讨厌的气味)的渗透力较弱,那些深藏在书本内部的蠹虫,根本无法被它熏走。

  ② 其驱赶能力有限

  由于多种原因,驱虫植物的驱逐能力很有限。

  一是同一种虫类在低龄、高龄的不同阶段对气味的喜好也不尽相同,对某种气味的耐受程度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二是长期使用一种驱虫药(例如樟木),可能使昆虫产生抗药性,使虫子具有耐受这种药物(气味)的能力,而无法达到有效的驱虫效果。

  ③ 某些植物的“气味”对纸张有害

  有人发现,樟木箱柜收藏的古籍,其纸张更容易变黄。国外研究发现,天然樟脑的挥发物(提取于香樟树)可以在藏品上面形成结晶,使纸张发生变化。

  ④ 凡是植物都有可能生虫

  明末清初《藏书十约》就指出:“二十年前,余书夹多用樟木,至今生粉虫。”植物气味散尽,其干枯的茎秆就成为蠹虫的美食,反而具有招引害虫的可能。例如,有人发现,蟑螂不喜欢黄瓜皮的气味,黄瓜片对于驱除蟑螂有一定的效果;但也有研究发现,蟑螂尽管会尽量回避这种气味,但在极度饥饿时也会吃掉黄瓜。又如,香樟树的气味对许多昆虫都具有强烈的驱赶作用,但香樟树并不是绝对不生虫害,为害香樟树的害虫就很多。又如,烟草甲就最爱吃干燥的烟叶。

  传统杀虫法存在的问题

  古代的杀虫法多利用有毒的植物或矿物质,将其加入纸张与浆糊中,等待害虫吃掉后将其杀灭,这种方法称为胃毒法。例如黄柏就是最常用的驱虫、杀虫植物;铅丹则是那个时代最常用的矿物质。

  与芸香草、花椒、樟木等不同,黄柏(黄檗、元柏、檗木、檗皮)的特殊香气对书虫有一定的驱避作用,而黄柏树皮中含有多种可以致死昆虫的生物碱。因此,用黄柏树皮浸取出来的溶液渍染的纸张——潢纸,不仅可以驱虫,害虫吃了这种纸张后也必然会致死。

  明清时期,古人将红丹(又称铅丹,四氧化三铅)研细,再用桃胶水溶液调制,就制成鲜红色有毒的物质,将其涂刷在纸上就是红丹纸(也称万年红纸)。红丹纸多放在书的前后扉页部分,等待害虫误食而自取灭亡。

  这类毒死害虫的方法,确实可以起到一定效果,但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至少属于被动的杀虫方法,杀虫效率低。有人爆料称:尽管部分古籍前后扉页夹有红丹纸,但并未能逃过被蛀食的命运,甚至红丹纸本身也被蛀得百孔千疮。

  第二个问题是,这些物质有可能对人造成一定危害。例如红丹纸,美国芝加哥费尔德博物馆(The Field Museum, Chicago)发现,1890~1899 年间的中国藏书有较高比例的铅化物残留,危害人体健康。经检查发现,这与该时期中国藏书附有万年红的防蠹纸有关。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IARC)认为,铅化合物可能使人体致癌。

  第三个问题是,这些物质可能对纸张不利。例如白矾(即明矾、生矾),其化学成分为十二水合硫酸铝钾,其水溶液为酸性。有关人员声称:白矾加入浆糊后,会使纸张的pH值下降至4.26以下。显然,这样低的pH值对纸张是有害的。

京ICP备05014420号  电话:(+86 10)88544317  © 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