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修复项目
修复项目
西南大学两部国宝在山西省图书馆修复完成

  2016125日,西南大学的两件国宝在山西省图书馆正式修复完成,为这项历时一年多的珍贵古籍修复项目画上圆满句号。

  2014618日,西南大学图书馆落成开放之际,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张志清赴西南大学图书馆指导工作。在视察相关古籍存藏情况时,看到其馆藏两部珍贵古籍亟待修复。一部为《唐人写百法名门论义记》,唐敦煌经卷残本,乌丝栏,行二十七字,钤有:“江津王氏晓传书斋藏”印,为现代著名国学大师王利器先生赠送给原西南师范大学图书馆之珍贵文献;一部为《文章正宗》,(南宋)真德秀撰,南宋莆田郡学刻本,蝴蝶装,半页十行,行二十字,小字双行同,黑口,花鱼尾,左右双边,版心上镌字数,下镌刻工姓名,刻工计有“仁口”、“振”、“清”、“张震”、“信”。原为二十四卷,西南大学图书馆仅存卷二十一之下半部。据祝尚书《宋人总集叙录》著录,《文章正宗》的宋本尚存两部残轶,其一存六卷(卷十五、十九至二十二、二十四)目录一卷,今藏台北;其一存四卷(卷四、十、十三、十五),今藏美国国会图书馆。

《唐人写百法名门论义记》修复前

  

《文章正宗》修复前

  2015年初,西南大学图书馆与国家古籍保护中心联系,计划启动馆藏两部国宝的修复项目,但因藏品珍贵,西南大学图书馆不具备修复资质,无法独立完成,遂向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申请给予支持。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经过研究,决定委托国家图书馆修复专家胡玉清完成此项目。胡玉清在国家图书馆曾参与《永乐大典》《西夏文献》《敦煌遗书》《西域文献》等重要馆藏文献的修复工作。主要从事敦煌遗书修复,在近20年的工作中完成修复敦煌写经近千卷,具有丰富的修复经验。20156月,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专程安排办公室副主任王雁行与胡玉清老师一行赴西南大学图书馆商讨古籍修复事宜,与西南大学图书馆古籍特藏部的老师一起议定了初步的修复方案。

  

国家图书馆修复专家胡玉清

  20161月,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山西传习所聘请胡玉清老师作为传习导师,同时,山西省图书馆启动山西省国家珍贵古籍修复项目,由胡玉清老师带领山西省图书馆修复人员对山西省21件唐宋佛经进行修复。鉴于山西省图书馆是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具备珍贵古籍修复资质,经与西南大学商议,决定把西南大学的两件国宝放在山西省图书馆进行修复。

  201611月初,西南大学派人将两件国宝送到山西省图书馆,经认真讨论,确定了最终的修复方案。在指导思想上秉承“整旧如旧”的原则,尽可能保持原书原貌,遵循“最少干预”和“防止过度修复”的原则。西南大学派人全程跟随学习。经过一个月的紧张工作,两件国宝得以完美修复完成。这是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所通过修复项目带动人才培养的又一成果。

  

《唐人写百法名门论义记》修复后

  

《文章正宗》修复后

  2013年,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在国家图书馆成立,成立之初就开展了“天禄琳琅”修复项目,并取得阶段性成果。随后,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所试点工作开始向全国推广,目前全国已经设立传习所22家,聘请修复导师19人,收徒172人。各传习所在导师的指导下开展修复项目、传习修复技术。特别是陕西省传习所《古今图书集成》修复项目、山西省图书馆唐宋佛经修复项目、云南省图书馆民族古籍修复、中山大学图书馆的西文古籍修复都取得了突出的成果。仅2016年,全国22家传习所共修复古籍、拓片等共3000余册件,培养了一批古籍修复人才。

  今后,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将继续推广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承工作,在修复抢救珍贵古籍的同时,建立一支技术精湛古籍修复队伍。

京ICP备05014420号  电话:(+86 10)88544317  © 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