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修复师
修复师
学徒成长记 | 河南传习所

千年古籍焕新生,匠心传承在河南

走进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河南传习所

河南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久远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使得它不仅是文物古迹大省,更是史料典籍大省,从远古时代口口相传的“河图洛书”到先秦典籍《诗经》《周易》;从秦汉时期的简牍到北宋的雕版印刷,河南古籍源远流长。

勇于担责,稳步迈进

河南省图书馆现有古籍藏书30万余册,其中104部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2009年,作为“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之一的河南省图书馆挂牌“河南省古籍保护中心”,成为全省古籍保护与传承的领军力量,经过多年的扎实积累,最终在2023年获批设立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河南传习所,并于2024年9月份顺利举行揭牌暨拜师仪式。

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河南传习所位于河南省图书馆古籍部,占地面积220平方米,设施完备,不仅储备有种类丰富的修复用纸,还配备了修复桌、拷贝台、漆案、裱墙、纸浆补书机、拉染机、字画清洗机等多种专业设备。

薪火相传,技艺永续

古籍修复是一项需要长期积累和沉淀的技艺,它离不开一代代修复师的传承和发扬。为响应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的号召,河南传习所采用传统师徒传承、口手相授的方式,由导师许彤亲自传授古籍修复、文献装帧、碑帖传拓等技艺。

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河南传习所现有专职古籍修复学员4名,在导师的悉心指导下,已完成《古今印史》《百美诗印谱》《战国策》《抚豫宣化录》《嵩县志》《孟县志》《获嘉县志》等古籍文献的修复。与此同时,传习所还会定期举办传统技艺体验活动,内容包含传拓技艺、版画拓印、线装书装订等,旨在传承传统技艺,激发广大群众的兴趣。

守护文明,任重道远

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河南传习所的成立,是河南省古籍保护事业的重要里程碑。在这里,千年古籍焕发新生,匠心技艺代代相传,中华文明薪火永续。

未来,河南传习所将围绕以下几方面展开工作:认真制定学习计划,适时开展河南全省重点古籍修复保护项目;充分发挥传习所的传承带动作用,在河南全省范围内持续扩大古籍保护修复人才培养规模,逐渐形成古籍修复青年人才梯队,建立覆盖河南全省的古籍修复技艺传承体系;积极策划、举办系列优秀传统技艺宣传体验活动,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应有贡献。

供稿:河南省图书馆

京ICP备05014420号  电话:(+86 10)88544317  © 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