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浙江传习所首批学员出师评审暨第二批学员拜师仪式在浙江图书馆举行
|
|

10月12日,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浙江传习所学员出师评审会暨第二批学员拜师仪式在浙江图书馆之江馆区举行。
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王红蕾,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研究馆员庄秀芬,国家图书馆研究馆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导师杜伟生,中山大学图书馆常务副馆长、研究馆员、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导师林明,宁波天一阁博物院副研究馆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导师王金玉,以及浙江图书馆党委书记、馆长胡海荣,国家图书馆修复专家、浙江传习所导师胡玉清出席会议。浙江图书馆古籍保护研究中心主任童圣江主持会议。

王红蕾回顾了“中华古籍保护计划”推行以来古籍修复和人才培养工作的发展历程,肯定了浙江传习所的学员们在导师胡玉清的指导下取得的成果,感谢胡老师展现出一生铸就一份事业的光辉典范,同时强调出师是工作的新起点,应以此为契机,更好地完成今后的古籍修复工作。
胡海荣感谢导师胡玉清对浙江传习所学员们的精心培育,指出出师不只是对一段时期学习成果的检验,更是新的学习阶段的起点,对学员们提出在学习过程中传承技艺、与时俱进的期望,期待专家们提出意见建议,帮助传习所不断进步,推动浙江省古籍修复事业持续发展。
会上,浙江传习所首批学员代表汪帆作学习成果汇报。她回顾了九年学习期间导师胡玉清的悉心指导和严格要求,分享了自己的学习感悟,并代表传习所的学员们对导师的辛苦付出表示感谢,表态会不断努力将这份文化遗产发扬光大。

按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所学员出师评审暂行办法》相关要求,经过评审组专家严格考核,浙江传习所五名学员均符合出师要求,建议准予出师结业。与此同时,又有四位新进学员传承接续,拜入胡玉清门下。

2015年5月7日,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浙江传习所在浙江图书馆正式成立。2017年3月,浙江图书馆获得“可移动文物修复资质”。2019年,浙江传习所的4位学员在全国修复技艺大赛中表现出色,三人荣获二等奖,一人获得三等奖。浙江传习所结合浙江省古籍保护中心的职能要求,统筹谋划,通过建设浙江全省古籍保护修复三级网络体系、举办多种形式的古籍修复培训班,努力带动全省古籍修复人才培养,提高全省古籍修复整体水平。同时,浙江传习所吸纳馆外优秀修复人才,跟随导师深造,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发挥引领作用,推动了古籍保护知识的广泛传播与深入应用,这不仅扩大了导师传习的覆盖面,也显著提升了传习所的社会效益。接下来,浙江传习所将启动文澜阁《四库全书》修复项目,让国宝重焕新光,进一步推动浙江省古籍保护事业发展。
供稿:浙江图书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