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收藏
收藏
小知识│什么是雕版印刷术发明的技术条件?

来源:国家古籍保护中心
日期:2017-09-27
作者:全国古籍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主任、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  李致忠
编辑:赵洪雅 

  我认为,能给雕版印刷术发明以直接启示者,最重要的是石刻传拓技术和玺印图章的雕刻钤印技术。这也正是雕版印刷术发明的技术条件。 

  什么叫石刻传拓技术?

  在摩崖、石块、石碑上刻字,是许多民族的习惯。中华民族历代流传的摩崖、碑、碣、墓志、石经、经幢等刻石数以千百万计。其中绝大多数的刻石文字都是阴文正字,且内容重要,可补史之缺,可证史之误。早期,人们只能抄录碑文,为己所用。但抄录内容容易出错,时间一长还容易错乱相混。为避免这些错乱并反映石刻原貌,人们很早就在想办法,这个办法就是传拓。 

 

  中国拓印石刻文字的技术,一般认为出现在公元6世纪以前。《隋书·经籍志》说熹平石经迭经乱离迁徙,十不存一。唐贞观初年秘书监臣魏征始收取经石,然“其相承传拓之本,犹在秘府”。证明公元6世纪前,中国的确有了传拓技术。唐诗人王建(约767-830年)《原上新居》十三首中的第十一首说:“近年年纪到,世事总无心。古碣凭人拓,闲诗任客吟。”王建是公元8世纪下半叶到9世纪20年代的诗人,老来闲居原上,看着古来遗存的碑碣任人捶拓,心中有无限的感慨,反映出唐代拓碑技术已极为普遍。直到今天,这种传拓技术仍赓续未断。 

 

  传拓的方法,是先要洗碑,即首先要将石上的泥土污尘用水冲洗干净,文字的笔画更要剔洗清晰。然后将浸湿的宣纸匀平地贴在碑石上,再用棕刷和毛刷轻轻刷抹纸面,使纸的各处都与石面贴实。特别是碑石上文字的笔画之处,更要用软刷将半潮湿的纸刷入笔画,凹陷出字的形体笔锋。为进一步使湿纸随文字笔画凹陷贴实,还要用细毡条压住湿纸,然后用木锤和橡胶锤沿字画轻轻捶打毡面,这就叫“捶”。经过捶打,碑文字体无缺地显现在纸上。待到碑纸水分蒸发到一定程度,便用事先以丝绸和细布包裹棉花而做成的馒头形扑子,蘸上墨汁,由轻到重地在纸面上扑打,于是纸面上就呈现出黑底白字,这就叫“拓”。原因是沿文字笔画已凹进去的纸面无法着磨,仍保持原纸的白色,而字画的周围都在一个平面上,已着墨变黑,所以便显出了黑底白字。 

蝉翼拓 

  如果只是薄薄的铺打上一层墨色,文字也显示出来了,看去玲珑剔透,薄如蝉翼,这叫“蝉翼拓”。如果用掺有蛋清的浓墨重色扑打,文字与拓纸便会黑白分明,乌黑发亮,这就叫“乌金拓”。从碑石上揭下来拓好的印纸,叫“拓片”。将拓片依一定行字折叠挖镶,装裱成本,就叫“拓本”。这种将刻在石头上的阴文正字用捶拓的方法拓出,与雕版上阴文反字涂抹铺纸,再用棕刷刷抹纸的净面,使着墨字画印在纸上的做法,有相反而相成的启迪作用,所以历来被看成是雕版印刷术发明的先驱技术条件之一。 

乌金拓,王铎《琅华馆帖》 

  什么叫玺印图章的雕刻钤印技术?

  符玺图章自来就是信物。政府用印,至晚在殷商时已经开始。100年前殷墟出土甲骨的同时,还出土过3方青铜铸造的印章,就以实物身份证明了这一点。此后在全国各地,还出土过周、秦、汉时代不同形状、不同材质的印章,其中有青铜的,也有金、玉、玳瑁和皂石的。大部分周代的青铜印铸成阳文反字,也有少数铸成阴文的。秦始皇三十四年(前213年)曾刻一方4寸见方的玉玺,直到汉代皇帝还在沿用,成为传国之玺。汉以后,大部分官印都是阳文反字。印文最初是用来钤盖在陶土器皿上,盖在竹简封泥上,所以才有阳文反字印。后来钤盖在缣帛、纸张上,就绝大多数变成阳文了。这些玺印图章,特别是阳文印章,其上面的文字一律都得是反字,钤盖出来的印记才是正字。这的确和后来的雕版镌字有相通之处。但就金属铸印而言,与雕版镌字在技术上仍相去较远。 

 

 

弘农郡官印封泥2枚 

  真正接近雕版镌字技术的,应当是木质印。1925年,日本人在朝鲜乐浪郡发掘汉墓,于柩中发现过一方木制印,上面刻有“五官椽王旴印”六字。同时出土的还有东汉明帝刘庄永平十二年(69年)年款的漆盘一个,证明此墓遗物当是永平十二年以前制作的。晋代葛洪(284-363年)曾说古人入山,皆佩戴“黄神越章之印,其广四寸,其字一百二十。”《初学记》还说:“道士当刻枣心作印,方四寸也。”这些木质印,其上面的文字都只能是用刀刻,其在镌字技术上与雕版刻字毫无二致。只是印章是凭信,无须大量印施;且字少块小,钤盖即可使字着实落地,压出印记。雕版字多块大,反转过来钤盖,无法字字印实,只好在字面上涂墨铺纸刷印。所以这玺印技术的先传,无疑构成了雕版印刷技术的先驱启迪。正如清道光年间李元复所说:“书籍自雕镌板印之法行,而流布始广,亦借以永传。然创之者初不必甚难,以自古有符玺可师其意,正无待奇想巧思也。” 

 

雕版镌字 

更多小知识: 

  什么是中国古籍?   

  中国什么时候有了纸书?  

  什么叫刀笔吏? 

京ICP备05014420号  电话:(+86 10)88544317  © 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