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收藏
收藏
书卷多情似故人│侯妍妍:做事先做人 修书亦修心

来源:国家古籍保护中心
日期:2016-11-11
作者:山东省图书馆古籍修复人员  侯妍妍
编辑:赵洪雅

  2009年之前,我只是一个喜欢中国古典文化的平凡人,因为喜欢线装书,所以就喜欢了古籍修复,加入到这个行业中来。于是,2009年之后,我成了一个喜欢中国古典文化的平凡的古籍修复人。

  初入此行,就有人告诉我这一行有多么枯燥,多么寂寞,那些书又有多么破、多么脏,甚至有人会过敏等等。或者我神经比较大条,这些告诫我并没有放在心上。事实上,当我第一次面对残破的线装书的时候,唯一的感受是,心疼。这说法并不夸张,也没有丝毫伪饰。从大学时候起,我就开始买书,并且开始喜欢上线装书,喜欢它古朴,喜欢它温暖,喜欢一卷在手,慢慢地读、细细地品。书是朋友,而线装书更像是密友。如今,它面目全非的在我面前,那感觉,真的是心疼。

在恩师潘美娣先生指导下修复舆图

  或者,对书先有了这种感情,所以当初的那些告诫根本没有对我的修复工作造成任何影响。脏与破根本就是可以忽略的事,不脏不破,何来修复。枯燥么?当你面对挚友,又怎么会觉得枯燥。至于寂寞,或者说者只看到了修书人独对古籍时的孤独表象,而修书人的内心却如素绢上作画,看似大片飞白,然而简静又丰满,这感觉别人无从体悟。

恩师潘美娣老师传授修复技艺

  做修复伊始,要说真正影响我的,其实是我急躁的性格。从前,无论做什么事情,我都是要一口气完成才行。修书以前,我以为那叫麻利,可修书之后,我明白那叫急于求成,叫欲速则不达。于是,我开始反思自己,开始刻意磨练自己。磨练自己并不是刻意去拖延,而是一张一弛,急徐有度。在这个过程中,我开始渐渐觉得自己的心变得一点儿一点儿平和起来,于修书的间隙,也常常会有一些感悟。这些感悟来自修复,可是说它适用于生活,其实也不为过。做事与做人,本来就是相通的,而要想修好书,势必先修好心。态度对了,方向才对。于是我给自己总结了几个字,做事先做人,修书亦修心。

侯妍妍参加“文明的守望系列展览”并现场展示修复技艺

  修心的历程比修书艰难,可也是步步亦趋,相辅相成。我最初开始修书的时候,总想快点完成,好早日看到它修好的样子。事实上,此念一动,我就已经输了。注重结果没有错,错在于太想早日得到结果而容不得过程中许多细节所需要的时间。就说最简单的制作修书用的浆糊,我们习惯用熬制的浆糊,单单搅浆糊就需要至少20分钟,而我每每就等不到20分钟。制完浆糊最好稍放一放,去去浆糊的燥性,可我也等不得。那时,修书过程中诸如此类的“等不得”,我有很多。一颗心总是急匆匆的,要奔着最后的结果去,结局就是上面说的——欲速则不达。我那时的状态是,早上坐在修复案前就先想,我今天要做成什么,忙忙地做一天,回头看看自己的活儿,左看右看觉得不顺眼,说不上来的感觉,就是不稳妥。后来想想,是心太匆忙,一心要奔着结果去,手底下的活儿就不精致。

2014年6月26日,原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右三)在原山东省文化厅副厅长陈鹏(左一)陪同下视察省修复中心

山东省图书馆大明湖分馆“奎虚书藏”

  是的,就是这个词,不精致。修书是手艺活儿,要求技艺精湛,而要精湛,精致是前提。修书又是个急不得的手艺活儿,环环相扣,哪一步不到位,结果都精致不了。后来总有人问修书哪一个环节最重要,我总是告诉他们,没有最重要,是每个都重要。那时的我意识到了这些,开始老实了,踏踏实实地做着每一步,该等的时候就等,该慢的时候就慢,气定神闲……像是那种亲人间的相濡以沫一般,我的性格也随之渐渐平和了许多,少有火爆和急躁。有那么一天,我摊开一页书开始工作,良久,我忽然意识到这一系列的动作如此井然有序而又自然,我的心平静又踏实,而我也很久没有在工作前先去想那些预期的结果了。我知道我是真的融到古籍修复这个手艺活儿里面来了。古人说“种花不问看花谁”,做事不可以计较后果,心无旁骛地做好当下之事即可。佛经里讲“无欲则刚”,无欲无求去做事,百折不摧。我把这用到修书中去,同样也用以修心。

在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举办的培训班学习传拓技法

  做了修书人之后,我的动手能力日渐增强,过去我往往纸上谈兵,动口不动手。修书之后,我乐于尝试各种手艺活儿,把修书当艺术,把手艺活儿当艺术,我坚信艺术的最高境界是相通的。你总能从这样那样的杂事中有所领悟,有时渐悟,有时顿悟,或者曲径通幽,或者条条大路皆通向同一个目的地。

通过山东省图书馆“尼山书院”向全省推广传拓及雕版印刷技艺

山东省图书馆“尼山书院”

  做了修书人之后,我开始事事不忘修复。过去我是喜新的人,喜欢新东西新事物。可喜新也使我变的厌旧,厌旧就常常使我半途而废。学习修复之后,偏偏是天天与旧的事物打交道——那些面目全非的书页,面目全非的往昔,在修复过后居然可以还原,可以新生。于是学习修复改变了我的一些人生态度:旧的,若能用些智慧,用些恒心,原来是可以更新的。况且人至中年,旧物占据了生活的大多数时空,每增一岁,旧物便更多一些,这些旧,累积在生活中,久了就是生命本身,无法抛弃,无法更改。幸好,我在此时学习了修复,并且自省到了自己的生活,此后我多了一个叫“持之以恒”的心态。修复不仅使旧物更新,还使生活态度更新,于是,得以日新月异。

在“尼山书院”展示传授传拓技艺

  做了修书人之后,生活更加平凡无奇。日日如流水,逝者如斯夫。而这流逝的岁月里,有某样我热爱的事物在我手中重生。而我也在这流水样缓缓、脉脉的岁月间,循着一种生命有情的秩序,有条不紊地行走在春夏秋冬里。

传拓并装裱的作品

京ICP备05014420号  电话:(+86 10)88544317  © 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