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收藏
收藏
书卷多情似故人│畅游古籍之乐

来源:国家古籍保护中心
日期:2017-04-11
作者:靳菁(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编辑:赵洪雅

  有时候我会想,人的兴趣爱好真的完全是后天培养,还是带一点先天的因素?我虽然还是个小年轻,阅历尚浅,但回头看看,我总觉得我和中华古籍之间有一种奇妙的缘分。

  小时候,无论在何种媒介上看到简牍、卷轴以及线装书这些中华古籍的标志性符号,我都会下意识多瞄几眼。我家并非书香门第,父母也非从文之人,没有什么家藏,语文课本上那些彩色精美的古书附图,经常让我如痴如醉。甚至,小学时曾自己动手制作过粗糙的线装纸本,还用牛皮纸割出封面,打上格框,思索再三,题上“吾之文集”四个大字,偶尔拿出来自赏一番,那种满足和珍惜至今都难以忘怀。不过这本册子我始终一个字都没写过。回忆这些幼年趣事,有时候我真觉得命运在冥冥之中有一些说不出的缘分。

  读大学前,一本真正的古籍我都没见过。大学时,虽然读的是要和古籍打交道的历史学,但本科生级别不够,进不了古籍库。能够亲手摸一摸古籍,一直是我心底一个小小的愿望。不想幸福来得太快,这个愿望不久居然在旧书市场上实现了。那是一本清乾隆刻本的《庄子》,字体端庄,排版整洁,印章方正,品相甚佳,非常大气,当时我觉得世界上没有比这个更优美的艺术品了!老板单手递给我,要价两千五,我迟迟不敢接。老板以为是价钱吓坏了我这个穷学生,说,你看看,是真本。其实,价钱是惊着我了,但更重要的是一种“近乡情更怯”的敬畏感从脚底蹿至头顶,简直不敢相信我那个小小的愿望就要实现了!风尘仆仆赶到旧书市场的我,咬咬牙,在衣服上搓了一下微渗着汗水的手,虔诚地捧起了书本。在那么嘈杂的市场上,我和这本古书坠入了一个安宁的小世界。我小心翼翼,生怕惊扰了书里的灵气。当然,最后这书我没有买。

  后来,我的心态变得越来越平和。由于选择的是跟古籍打交道的专业,所以触摸古籍的机会越来越多。虽然我每次都是先抹净桌子,清洗双手,然后带着人生只若如初见般真诚的情意去触摸这古老沉静的灵物,但虔诚如朝圣者一般的心态却渐渐变了,变成了与它平等的对视与沟通。我在古籍中钩古稽沉,探查往事,古籍所传递的文化精神也慢慢地感染着我。虽然我对于能够触摸到的古籍最常做的是基于所学专业的分析,这需要理性和冷静,但我有时候还是免不了被古籍中所传递的某些东西感染,或是感慨一下古人命运,或是被先贤的棒喝惊醒,偶尔也被古人狡黠的小聪明逗乐。我们仿佛穿越时空神交的挚友,在书桌的一隅,我默默地挖掘、分析它所保存的历史记忆,不想“对话”时,我就合上书,干别的事情打发时间。我想“君子之交淡如水”应该就是这种状态吧。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我这种爱好好像过于老气和过时,没有活力,但是我自己觉得乐在其中。

  书写印刻在纸张上的典籍,极大地促进了知识的传播,人文的启蒙,推动塑造了读书人崇高的社会地位。古时纸张难得,有字的东西总是被精心保存,反复使用,敦煌文书中就能经常见到记账卷册后抄写的佛经。以纸张为载体,使古籍的生命变得十分脆弱,一场火灾就可以使之灰飞烟灭,遑论社会动乱、战争降临。再加之某些特殊时代,古书更被视为洪水猛兽,欲毁之而后快!

  然而此一时彼一时,在如今的“文化热”、“国学热”之中,古籍,自然又受到了崇高的礼遇,古籍的地位和价格不断升高。我想,几年前的那本乾隆刻本的《庄子》大概早已不是两千五的价格了。可是,话又说回来,真心想去读懂古籍的人又有几何?纵观古籍传承的历史,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古籍的命运,是由不同时代的人基于现实的不同需要决定的。

  我觉得,对于古籍,或者说读书这件事,还是带一点平常心去做才能体会到乐趣。一本书,不同的人会被触动心底不同的地方,让古籍“活”起来,它才有了价值。如果给古籍附加太多外在的东西,患得患失,都是对它本来价值的挥霍。

  喜欢古籍这件事,给我带来读书以外的极大乐趣。我与父母分享我在古籍古事中的一些有趣发现,他们对古人家谱中波澜不惊的日常生活尤其感兴趣,从中感喟人情冷暖。我与老师们探讨古籍中严肃的学问,和意气相投的朋友们分享新的发现,和做文化产品的伙伴着手将古籍中的特色元素融入到现代产品中,而且获得了非常不错的反响。这些事情都让我的生活充满着乐趣,在这么老气的爱好中完全可以活得有滋有味。

  享受着不尽的乐趣,我突然觉得我和这些古籍的距离是如此之近!他们不再被束之高阁,不再与日新月异的世界脱节,而是在不断地和新时代的人往复对话,焕发了新的生机。古籍文本浸润了读者的灵魂,而同时文本也因读者的阅读而有意义。我是个普通人,不敢说自己能担当传承传统的责任,但我想,古籍传承保护的责任是整个民族的,而这个责任分解下来,也就成了我们每个人的。文化的传承是在传统与当下的人产生共鸣的过程中实现的。不管别人有何种感受,我所感受到的,就是带着平常心去享受古籍,享受传统带来的真正乐趣。

京ICP备05014420号  电话:(+86 10)88544317  © 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