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收藏
收藏
书卷多情似故人│人生有情泪沾臆——我的诗书生活

来源:国家古籍保护中心
日期:2017-04-05
作者:罗瑛(国家图书馆副研究馆员)
编辑:赵洪雅

  《尸子》云:“诵《诗》读《书》,与古人居。读《书》诵《诗》,与古人谋。”这,也许就是我今生的读书生活。

  小学时,课外读物非常缺乏。除了偶尔能从同学那里借几本连环画外,没其他书可读,我只得将爸爸给我买的唯一工具书,即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汉语成语小词典》(有6000多条成语)背了。初中时,我进了一所镇中学,买了《古诗一日一首》、《诗经选》等书来读。高中时,我把语文课本上的古典诗词和古文都背了,又借来《老子》、《荀子》、《庄子》等书来看。当时,我因看了一种《楚辞》选本,深为三闾大夫砥砺不懈、冰壶秋月的节操和主动承担历史责任的勇气心醉神迷,很想看其全本,可学校没有。我就去县图书馆办了一个借书证,希望能借到,可也没有如愿。于是,我骑自行车去一百多里之遥的邵阳师专借,由于不是该校学生,也未借到。不久,我没请假,就偷偷坐火车去长沙购买,跑遍了长沙一些大小书店,还是没买到。“落日镕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李易安以此缠绵动人的词句思念亲人,我亦用来描绘自己对《楚辞》之魂牵梦系,不为过也。

  自高中起,我就喜欢看古书,尤其是先秦典籍。孟子曰:“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颂其诗,读其书……”可见,钟情于诗书礼乐者,何其高尚也。在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中,“江山代有才人出”。这些“才人”,“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虽已“零落成泥碾作尘”,而其香如故——这就是他们的名山事业。其说不尽的真善美,诚如《嘉泰谱灯录》所云“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我们可以“读《书》取正,读《易》取变,读《骚》取幽,读《庄》取达,读《汉》文取坚”,还可“与菊同野,与梅同疏,与莲同洁,与兰同芳,与海棠同韵”。千百年来,先人们就以“我见青山多妩媚”的真爱,夙夜基命宥密,留下了韦编三绝、负薪读书、带经而锄、凿壁偷光、三年不窥园、高凤流麦、阚泽佣书、囊萤映雪、江泌映月、牛角挂书、断齑画粥等佳话。这些先人,“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践履了中华民族千古自强不息的美德——我得挹芝眉,不禁“玉箸”洒落矣。

  凿壁偷光

  我素喜登山临水,壮游天地。在生活与工作快节奏的今天,哪有李太白那“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的潇洒?我四顾茫然。《幽梦影》云:“善游山水者,无之而非山水:书史亦山水也,诗酒亦山水也,花月亦山水也。”又云:“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乃地上之文章。”本来,诗书就有情有意有味,加上这“案头山水”如妙如此,我何不多研究这“案头之山水”呢?也许这比“地上之文章”更有雅意!于是,红紫烂漫的春天,我手捧读之,“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夏天诵之,“北窗高卧羲皇侣”,“瑶琴一曲来薰风”;长风万里送秋雁时吟之,“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风紧云容惨,地寒雪势严”时品之,“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四季汗竹香,我双泪婆娑矣。

  诗书濯灵腑,史籍长精神,文章抒见识。因此,先人们极宝惜之。颜之推云:“每读圣人之书,未尝不肃对之。其故纸有《五经》词义及贤达姓名,不敢秽用也。”司马光晨夕披阅其独乐园藏书数十年,“皆新若手未触者”。朱熹也告诫我们,“须整顿几案,令洁净端正,将书册齐整顿放,正身体,对书册,详缓看字,仔细分明读之”等。可是,在我国书籍史上除了令人痛心疾首的“五厄”外,近现代太平天国时期,洪秀全曾下令,“一切孔孟、诸子百家、妖书邪说者,尽行焚除”,“一切妖书,如有敢念诵教习者,一概皆斩”。据徐雁先生《中国旧书业百年》一书,太平军将南京朱氏、陶氏、方氏、孙氏、张氏、甘氏等及海宁蒋氏、嘉兴许氏等大藏书家之藏书(均十万卷以上),以及文宗阁和文汇阁《四库全书》等付之一炬,又在广州焚书百万册。江南文献,扫地以尽,读书人能不“登西台恸哭”!

  而今,风不鸣条,雨不破块,人民安居乐业。在这尧天舜日之时,传统文化日益被重视,“儒为席上珍”,“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如愿启动。多少濒临消失的“劫后遗珍”重回“金匮石室”……此欣欣向荣景象,令我豪情万丈,真想一饮千钟!——我又“不知泪下一何翩翩”矣。

  芸辉竹素,蠹走芸编。数十年过去,弹指一挥间。我庆幸自己仰沾时雨之化,沫浴在先人的教诲之中,因而屡为钟爱的典籍流下感动或伤心的眼泪。作为一个拳拳服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学子,凭着对中华典籍的深深眷恋和无上景仰,我敢以农人献曝之忱,“人将休,吾不敢休;人将卧,吾不敢卧”,做一个三坟五典的传承者——桃李春风一杯酒,倦了也风流。  

京ICP备05014420号  电话:(+86 10)88544317  © 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