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收藏
收藏
如何认识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书籍用纸?

  中国古来纸张的品种繁多。蔡伦造纸时,以“树肤、麻头及敝布、渔网为纸”。当时的布是用麻类纤维织造的布,称为麻布。敝布是破旧无法穿用的麻布。渔网也是用麻绳编织的,废弃不用时可用于造纸。麻头、破布和破渔网,本质上都是麻类植物纤维。这是我国最初造纸时使用的原材料,并沿用至今。蔡伦队造纸原料进行了拓展了,指的是他始创用“树肤”造纸。“树肤”即树皮,此举促进了皮纸的产生,同样直至今日、赓续未断。我们所见到的敦煌遗书,大部分都是麻纸,少部分是皮纸。公元9世纪李肇著《国史补》云:“纸则有越之剡藤、蜀之麻面、……韶之竹笺。”韶指今广东韶关一带,表明隋唐时期造纸原料已开始使用竹子。我国南方特别是闽、粤两省,盛产竹子,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造纸原料。直竹纸的抄造也延续至现代。还有其他一些造纸原料,但主要是麻、皮、竹二种,以及各种混料纸。总体上讲,五代之前的古书用纸,以麻纸为主、皮纸为辅;辽、宋、金、元的古书用纸,以皮纸为主、麻纸为辅;南宋、元、明、清的古书用纸,则是竹纸、皮纸并行。从地域上说,辽、宋、金、元时北方多用麻纸,南方多用皮纸;蜀、江、浙、皖、赣等地多用皮纸,闽、粤则用竹纸。

京ICP备05014420号  电话:(+86 10)88544317  © 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