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驻日大使格鲁(1932/6—1941/12)宣誓供述书(法庭证据1105号)(之十)

  第1105号证据是检方文档第239号。该文档是美国驻日大使约瑟夫•克拉克•格鲁(Joseph Clark Grew)的宣誓供述书,主要关于驻日大使任期间的中、日、美关系,其内容包括中国事变、“满洲”石油问题、日本对美国商品的歧视性待遇、南进政策、日本对苏联政策等其在任期间的一系列涉及国际关系的重大问题。该文献是从美国的立场反映了日本对华侵略对西方列强的影响,对当时国际关系的影响,从中可以看出“九•一八事变”后列强在中国的经济、政治利益角逐。
  (接上条)
  (4)1940年4月15日,有田外相在接受报社记者采访时,被问及荷兰参与到欧洲战争中的可能对荷属东印度群岛造成怎样的影响。有田外相表示日本政府深切关注着欧洲战场的变化发展,以及战事加剧对荷属东印度群岛现状的影响。
  1941年7月,日本外相向我确认,日本迄今从未考虑对苏联作战的任何可能。当月,我转给他一封备忘录,考虑到日本官方负责人士的声明中表达的日方愿意保持并维护太平洋地区的和平局势,美国政府希望确信日本加入对苏战争的意图并不真实。日本外相的回复再次表示维护太平洋地区的和平一直以来都是日本政府真挚的愿望,日方也一直在为此尽最大的努力,因此从未考虑过任何参战的可能。
  1938年,建立东亚新秩序的声明开始被提及。日本首相及外相谈到战事从满洲地区发展至华北地区,并继续扩大到华中和华南地区,因为日方期望中国出现一个愿意与日本合作的新政权。同时,又习惯性地确认将继续遵守门户开放政策并保护第三方的权益。不久后,外相表示在中国的战争将很快进入收官阶段,即使蒋介石将军请求和平,日方也不会与其进行任何谈判交易。最重要的是,由于战争的主要目的是实现中日间的社会、经济合作,领土属于中国还是日本并非重大事项,中国应该足够强大,在治外法权和不平等条约被废除之前,找到自己在秩序中的位置。
  (待续)

  [1] 东京审判文献丛刊委员会编.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审记录[影印本]. 第17卷. 北京: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3.  
  [2] 国家图书馆, 上海交通大学编.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证据文献集成. 16: E947~E1106[影印本]. 北京: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2014.  
  [3] Exhibits of the prosecution and of the defense, introduced as evidence before the International Military Tribunal for the Far East, 1945-47 [microform].  
2016年第三六五期
1a.jpg
· 美国国务卿史汀生致美...
东审证据事变和局势发展部分
2016年第三六四期
1a.jpg
· 美国国务卿史汀生致美...
东审证据事变和局势发展部分
2016年第三六三期
1a.jpg
· 美国国务卿史汀生致美...
东审证据事变和局势发展部分
© 国家图书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