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驻日大使格鲁(1932/6—1941/12)宣誓供述书(法庭证据1105号)(之七)

  第1105号证据是检方文档第239号。该文档是美国驻日大使约瑟夫•克拉克•格鲁(Joseph Clark Grew)的宣誓供述书,主要关于驻日大使任期间的中、日、美关系,其内容包括中国事变、“满洲”石油问题、日本对美国商品的歧视性待遇、南进政策、日本对苏联政策等其在任期间的一系列涉及国际关系的重大问题。该文献是从美国的立场反映了日本对华侵略对西方列强的影响,对当时国际关系的影响,从中可以看出“九•一八事变”后列强在中国的经济、政治利益角逐。
  广田弘毅(Hirota Kōki),曾任日本外相,并于1936年3月9日至1937年2月2日任日本第32任首相,是远东军事法庭判极刑的七个人当中唯一的文官。
  (接上条)
  因此,我于1934年11月30日寄给日本外相的另一份备忘录,重申了我之前对于满洲建立石油销售垄断,违反条约义务和保证的抗议。我与广田外相就这一话题进行了长时间谈话。他表示美国人可以自由地购买石油公司的股份,这意味着大门并未对美方关闭。但实际上,40%的股份已经属于半官方的日本组织——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20%属于“满洲国”政府,其余40%属于四家日本公司。广田先生却认为我们和英国在这一问题上过于墨守成规。这次谈话持续了半小时,但外相似是而非的结论使事情没有任何进展。


图:日本外相广田弘毅
(图片来源:http://image2.sina.com.cn/dy/o/2006-07-30/c0e4b5fc353e37b18af234befe3db109.jpg

  1935年4月10日,日本外务省对我去年11月30日提出的关于满洲石油问题的抗议进行了答复,其中重复了之前的日本没有义务为“满洲国”政府行为负责的声明。我就此向政府进行汇报,受国务卿指示,我于1935年4月15日告知日本外相,美国政府拒绝接受日方的说辞,美方的观点是,导致美方利益受损的最终责任是在日本方面。
  1936年4月16日,我拜访问了日本外务大臣。再次指出,美国认为日方正在违背条约的义务,以及以前多次保证的维护“门户开放原则”的承诺。。他对此的唯一答复是这些保证只有在利益关涉方承认“满洲国”的条件下才有效。
  (待续)

  [1] 东京审判文献丛刊委员会编.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审记录[影印本]. 第17卷. 北京: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3.  
  [2] 国家图书馆, 上海交通大学编.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证据文献集成. 16: E947~E1106[影印本]. 北京: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2014.  
  [3] Exhibits of the prosecution and of the defense, introduced as evidence before the International Military Tribunal for the Far East, 1945-47 [microform].  
2016年第三六五期
1a.jpg
· 美国国务卿史汀生致美...
东审证据事变和局势发展部分
2016年第三六四期
1a.jpg
· 美国国务卿史汀生致美...
东审证据事变和局势发展部分
2016年第三六三期
1a.jpg
· 美国国务卿史汀生致美...
东审证据事变和局势发展部分
© 国家图书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