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5号证据是检方文档第239号。该文档是美国驻日大使约瑟夫•克拉克•格鲁(Joseph Clark Grew)的宣誓供述书,主要关于驻日大使任期间的中、日、美关系,其内容包括中国事变、“满洲”石油问题、日本对美国商品的歧视性待遇、南进政策、日本对苏联政策等其在任期间的一系列涉及国际关系的重大问题。该文献是从美国的立场反映了日本对华侵略对西方列强的影响,对当时国际关系的影响,从中可以看出“九•一八事变”后列强在中国的经济、政治利益角逐。
(接上条)
我曾不断反对不加选择地向非军事目标进行轰炸,伤及中国和在华外籍平民的生命和财产的行为。帕奈号(U.S.S. Panay)事件便是其中一个臭名昭著的例子。
载有美国使馆人员的帕奈号炮舰在长江上遭到日军炮击并沉没,两名美国公民身亡。载有帕奈号船长等人的小船逃到岸上后,仍被日军追击扫射。类似事件还包括:日军在重庆对美国图图伊拉号(U.S.S. Tutuila)战舰的故意轰炸;在未经恰当警告的情况下,不计后果地对南京的商业住宅区进行狂轰滥炸;在上海国际公租界区域内,日军飞机对五名骑在马上的美国人进行了扫射;美国在桐柏(Tungpeh)拥有的教会资产遭日军轰炸,导致美国侨民菲比·那赫斯(Phoebe Nyhus)身亡;中国航空公司(泛美航空公司在其中享有巨大利益)所属的一架商用客机被日军击毁,造成了非战斗人员的平民乘客死亡,美籍机长的安全受到威胁;另一架标有中国航空公司标志的商用客机刚在沾益(Chanyi)着陆,便被5架日军飞机击毁,同时造成美国机长身亡;美国在重庆(Chungking)的教堂也在8次轰炸中被完全炸毁,每一次轰炸都引起了单独的抗议。
从教堂、学校和其它美国所有的资产被不断轰炸并损毁的诸多案例,只能得到结论“这些军事攻击是国际性的”。

图:1937年12月12日美军炮舰帕奈号在南京流域被日军击沉
(图片来源: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1/1a/USS_Panay_sinking_after_Japanese_air_attack.jpg)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