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动态信息
  • 新书 | 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张载集

    经典普及编辑室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2023-10-25

      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张载集

      编著者:(宋)张载 著 林乐昌 解读

      定价:96元(精装) 65元(平装)

      ISBN:978-7-5013-7677-3(精装)

      ISBN:978-7-5013-7678-0(平装)

      装帧形式:精装/平装

      内容简介

      本书从张载的著述中,选取《正蒙》七篇:《太和》《天道》《神化》《诚明》《大心》《中正》《乾称》,《经学理窟》三篇:《气质》《学大原上》《自道》以及《横渠易说 ·说 卦》加以解读。揭示张载的核心思想,如“四为”志向、《太和》四句(“天”“道”“性”“心”)、“天人合一”、“以礼为教”等等。并阐述他在理学体系建构中的历史地位和张载思想的时代价值。

      作者简介

      张载,字子厚,北宋思想家、教育家、理学创始人之一。著有《正蒙》《横渠易说》《经学理窟》《张子语录》等,后人编为《张子全书》。其“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名言,被称作“横渠四句”。

      解读人:林乐昌,山东威海人。现任陕西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兼任国际儒联理事、中国孔子基金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国哲学》编委。担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宋明清关学思想通论”首席专家。所著《正蒙合校集释》入选2011年《国家哲学社科成果文库》。著有《张载理学与文献探研》(人民出版社2016年),主编《张载文献整理与关学研究丛书》(中华书局2020年),并编校《张子全书》增订本(西北大学出版社2021年)。

      导读节选

      张载是北宋理学的创建者之一,也是关学学派的宗师。张载理学素称难治,其著作也素称难读。对于张载晚年的代表作《正蒙》,朱熹就说过:“此书精深难窥测。”(《晦庵先生朱文公别集》卷三《书·程钦国》)在宋代理学史上,张载“勇于造道”(黄宗羲、全祖望《宋元学案》卷十七《横渠学案上·序录》),他综合“六经”和周、孔、思、孟的思想精义,并批判性地吸收佛、道资源,构建了以“天人合一”为宗旨的极具原创性的理学学说。为了给读者提供阅读方便,本书将对经过精选的张载著作加以解读。在此之前,有必要以导读的方式,介绍张载的生平、著作、思想学说、历史地位及其思想学说的现代价值,最后分别说明张载著作及其版本和本书的编写体例。

      一、张载的生平事迹

      张载,字子厚,祖籍大梁(今河南开封西北)。宋真宗天禧四年(1020)生于长安(今陕西西安)。其父张迪官至涪州(今重庆涪陵)知州,后来病逝于任上。少年张载与母亲陆氏、弟弟张戬一起,护送父亲灵柩返回原籍,中途遇阻,于是便将父亲张迪安葬于凤翔府眉县(今陕西宝鸡眉县)横渠镇以南的大振谷口迷狐岭,并与家人定居于横渠大振村。

      仁宗嘉祐二年(1057),张载登进士第,先后任祁州(今河北安国)司法参军、丹州云岩(今陕西宜川北云岩镇等地)县令、渭州(今甘肃平凉地区)军事判官。神宗熙宁二年(1069),张载奉召赴京任崇文院校书。从熙宁三年(1070)直至逝世的七八年间,他除了短暂入朝同知太常礼院外,一直在横渠镇崇寿院讲学著书,学者尊称横渠先生。熙宁十年(1077),张载从京师返回横渠,途次卒于临潼馆舍。学生闻讯从长安奔丧至临潼,护送灵柩返回眉县横渠家中,后由家人安葬于其父张迪墓旁。张载是以理学共同创建者和关学宗师的身份载入史册的,因而这里不过多述及他的为官履历和政绩,而是重点叙述他的人生转向和学思历程。

      (一)人生转向

      张载年轻时,大宋西北边境经常遭受西夏、吐蕃侵扰,这促使他格外关注边事,志在效命疆场。吕大临(约1042—1092)撰《横渠先生行状》(以下简称《行状》)说,青年张载“慨然以功名自许”。《宋史》本传也说他“少喜谈兵”。张载还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探讨兵事。《行状》称,青年张载“与邠人焦寅游。寅喜谈兵,先生悦其言”。这里提到的“邠”,指邠州(今陕西彬县、长武、旬邑、永寿)。“邠人焦寅”,今天只能从相关方志史料中看到非常简略的记载:“焦寅,湛深经术,张横渠师之。”(清蒋基重修、清王开沃编辑《永寿县新志》卷七《人物类》,清乾隆五十六年刻本)可知,青年张载不仅对焦寅“谈兵”的见解很佩服,而且还曾以他为师。另据史书记载,北宋宝元、康定、庆历年间,“关中多豪侠”(《宋会要辑稿》兵十四),其特点是“多游边,喜谈兵”(邵伯温《邵氏闻见录》卷十六)。关中的这些“豪侠”,也被称为“豪士”(同上)。焦寅与青年张载也属于关中“豪侠”或“豪士”。

      青年张载从热心兵事转向学术,缘于范仲淹(989—1052)的劝导和扶持。《行状》说张载“当康定用兵时,年十八,慨然以功名自许,上书谒范文正公。公一见知其远器,欲成就之,乃责之曰:‘儒者自有名教,何事于兵!’因劝读《中庸》”。《宋史》本传也说张载“少喜谈兵,至欲结客取洮西之地。年二十一,以书谒范仲淹,一见知其远器,乃警之曰:‘儒者自有名教可乐,何事于兵!’因劝读《中庸》”。《行状》和《宋史》本传都明确记载了青年张载曾拜见范仲淹之事,但对张载当时的年龄,所记各不相同。“康定”,是仁宗的年号,使用不足两年。康定元年(1040),张载二十一岁。而范仲淹刚好就是在康定元年夏出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的,随后又兼知延州(今陕西延安、安塞等地)。仁宗景祐四年(1037),张载十八岁,当时范仲淹尚在饶州(今江西上饶)知州任所,并未出任陕西。就这一点看,《宋史》本传的记载要比《行状》可靠。

      对于青年张载热心兵事,《行状》和《宋史》本传只是简略地提及范仲淹以“责”“劝”“警”等方式对他加以说服,而且《行状》还说范仲淹“欲成就之”。至于范仲淹是否真有过“成就之”的实际行动,《行状》并未言及。值得注意的是,对于范仲淹是如何“成就”青年张载的,北宋著名理学家邵雍(1011—1077)之子邵伯温(1056—1134)曾有所交代。他说,在范仲淹接见青年张载之后,便将他“招置府第,俾修制科,至登进士第,其志乃已”(《邵氏闻见录》卷十三)。范仲淹安排张载就馆于自己府第的目的,据邵伯温所言是“俾修制科”,也就是为张载将来参加科举做准备。范仲淹鼓励张载投身儒家的名教事业,而参加科举则有助于名教的推行。范仲淹知道,张载其父早逝,家境贫寒,二十一岁才开始向学已比较晚了,因而亟需给他提供一个优越的学习环境。范仲淹的这个安排,应当是在与青年张载见面之后就发生了的。

      青年张载就馆于范府,开始于他拜见范仲淹的康定元年(1040),结束于范仲淹就任参知政事的庆历三年(1043)八月之前,前后约三年时间。初见范仲淹时,张载二十一岁;范仲淹离陕时,张载二十四岁。庆历二年(1042)三月,二十三岁的张载撰写了《庆州大顺城记》一文,叙述范仲淹在抗夏前线筑城之事,以记其功。如果张载身处远离抗夏前线的家乡横渠,则很难获知前线的确切消息,也就无从写出此文。张载此文,可以作为他曾经滞留范府的旁证。张载就馆范府的三年,一定时常受到范仲淹的就近指导,不仅夯实了自己的儒学基础,而且还提高了自学能力。从抗夏前线返回横渠之后,张载遵循“六经循环,年欲一观”(《经学理窟·义理》)的进路,使学养继续得到提升。这些都得益于他就馆范府三年的宝贵经历。

      邵伯温曾说:“伯温蚤以先君子(指其父邵雍——引者注)之故,亲接前辈。”(《邵氏闻见录·原序》)这里的“前辈”,也包括张载在内。《邵氏闻见录》所记张载事迹,多源自张载口述,史料价值很高,是对《行状》和《宋史》本传所记张载与范仲淹交往的重要补充。张载扭转自己的人生方向,步入学术道路,先有范仲淹的大力“成就之”,后有他自己的艰苦力学,由此逐步成为北宋理学大师和关学领袖。这印证了范仲淹识人善教的睿智和远见。

      张载早年热衷兵事的经历,对他的人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后来,张载仍然热衷于钻研兵法,曾为先秦兵书《尉缭子》做注(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卷十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英宗治平四年(1067)至神宗熙宁元年(1068),张载担任渭州(今甘肃平凉)军事判官期间,在环庆路(今甘肃庆阳、平凉)经略安抚使蔡挺(1014—1079)麾下参赞军务,深得其赏识,军府的大小事务都常向张载咨询。在此期间,张载撰写了多篇谋划边疆防务的文章,包括《与蔡帅边事画一》《泾原路经略司论边事状》《经略司画一》等,体现了他对边事武备的深刻见解。张载是理学家中第一位兼具文韬武略的奇人,在他之后则有南宋陆九渊和明代王阳明。历史学家雷海宗说过:“文武兼备的人有比较坦白光明的人格。”张载正是这样的人。他的精神坚毅不拔,气概慷慨豪迈,思维宏阔深邃,思想大气磅礴。这些都可能与他曾经关注和参与兵事的经历有关。

      ······

      内页欣赏

      目 录

      导 读

      一、张载的生平事迹 ( 2 )

      二、张载的思想学说 ( 8 )

      三、张载的历史地位 ( 24 )

      四、张载思想学说的现代价值 ( 33 )

      五、张载著作及其版本概览 ( 35 )

      六、本书的编写体例 ( 37 )

      张载集

      正 蒙

      太和篇第一 ( 46 )

      天道篇第三 ( 97 )

      神化篇第四 (116)

      诚明篇第六 (152)

      大心篇第七 (201)

      中正篇第八 (226)

      乾称篇第十七 (288)

      经学理窟

      气质第五 (329)

      学大原上第七 (375)

      自道第九 (407)

      横渠易说

      说 卦 (443)

      主要参考文献 (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