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第28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国家图书馆举办了“阅享时代 开卷生花——第十八届文津图书奖发布暨2023年国家图书馆4·23世界读书日特别活动”。活动现场揭晓了第十八届文津图书奖评选结果,并邀请了三位获奖作者登台为读者带来精彩的主题演讲。同时公布了2023年度“国家图书馆文津领读人”,此外,国家图书馆还联合图书馆业界,启动了“一本书•一个人•一座城——国图讲坛全国联讲活动”。 活动直播在线收看人数超700万。
活动现场
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副司长朱渤,国家图书馆馆长、党委副书记熊远明,党委书记、副馆长陈樱,常务副馆长张志清,副馆长张军、霍瑞娟,中共中央宣传部出版局图书处副处长陈颖,文津图书奖评委代表,以及部分获奖图书作(译)者、出版社和联合评审单位代表共100余人参加了活动。
文津图书奖重磅发布
今年4月23日,文津图书奖迎来了她芳华正盛的十八岁,再一次为所有写书人、出书人、读书人奉上新一年度的图书评选结果。《中华文明五千年》《颠覆:迎接第二次量子革命》《琴声飞过旷野》等19种获奖图书和38种推荐图书从近2000种参评图书中脱颖而出。特别活动中,文津奖评委阿甲、尹传红、卜键分别对少儿、科普和社科三个类别的评选情况进行了综述,获奖作者代表黄文军、田艳涛和季栋梁发表了获奖感言。熊远明、陈樱、张志清分别为社科类、科普类、少儿类获奖图书作者颁奖,张军、霍瑞娟为获奖出版社颁奖。
熊远明、陈樱、张志清为获奖图书作者颁奖
张军、霍瑞娟为获奖出版社颁奖
少儿类图书评委阿甲在综述中表示,今年申报文津图书奖的少儿图书形式多样,题材丰富,较好地反映出当前童书出版的多元发展样貌。最终的获奖和推荐图书,既有对时代和历史的驻足,又有对现实和他者的关注。有的作品具有非凡的想象力,有的作品从独特而新奇的视角出发……文津奖的选择也力求全面覆盖绘本、童话、诗歌等不同题材的著作。相信小读者们在开卷阅读的过程中,能够逐渐体味到世界的真实脉搏,让闪烁的童心成为人生路上不灭的初心。
阿甲概述少儿类图书评奖情况
少儿类图书《喓喓草虫》的获奖作者黄文军在获奖感言中表示,文学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他的书稿最终是在树林里,在荒野里,在菜地里写成的,这一切将童年的记忆带了回来,而童年的记忆就像游子,当我们与自己的游子合二为一时,就能发现更多的美好和宁静。
《喓喓草虫》作者黄文军发表获奖感言
科普类图书评委尹传红在综述中表示,科普类图书创作不易,需要作者数十年如一日的钻研,在保证书中内容科学性的同时,还要兼顾读者的接受能力与阅读感受。希望读者朋友可以通过文津奖科普类图书,更加清晰、深刻地感受到科学之美、思辨之美,并将阅读的收获吸收、转化、运用到日常生活的实践之中。
尹传红概述科普类图书评奖情况
科普类图书《胃,你好吗》的获奖作者田艳涛表在获奖感言中谈到,作为一名肿瘤外科医生和消化系统疾病的科普工作者,创作这本书是想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传播普及胃病及胃部健康的知识和预防方法,唤起全社会的健康意识。同时,读书也是保持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之一。阅读不仅能增加我们的知识和阅历,还能促进心灵的放松和平静。
《胃,你好吗》作者田艳涛发表获奖感言
社科类图书评委卜键表示,本届文津奖社科类参评图书有一千余种,题材多样,涉及诸多学科领域,最终精选出的获奖图书和推荐图书,有的聚焦于中华文明和中国人的智慧,有的关注脱贫攻坚、进城务工人员生存、女性社会问题等现实话题,也有关于哲学、文史、考古的优秀学术著作。18岁的文津图书奖可谓风华正茂,初心不改,也会谦卑地听取读者和社会各界的意见,不断地作出改进调整。
卜键概述社科类图书评奖情况
社科类图书《西海固笔记》的获奖作者季栋梁慨叹,西海固贫穷了两千多年,2020年迈入小康社会,西海固的脱贫致富是一个具备“人民史诗”价值的题材。要写出“史诗”气魄,就要深入西海固民间日常生活,学习民众形象生动的语言。同时他表示阅读是一个作家毕生的功课,图书馆是社会的心脏,阅读能让我们的身心得到慰藉,让我们的人生丰盛、美好。
《西海固笔记》作者季栋梁发表获奖感言
国图公开课主题演讲
特别活动还邀请了三位获奖作者通过“国图公开课”主题演讲,讲述他们的创作缘起和创作过程,分享获奖图书中的精彩内容。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名誉所长,获奖图书《中国人的音乐》作者田青分三个方面介绍了自己这部新著,分别为:“乐器与器乐”“民歌与声乐”以及“新音乐”,他表示书中纠正了很多长久以来人们对于中国音乐的错误认识,希望读者读过本书之后,能够真正了解民族音乐,增强文化自信,并且收获阅读的快乐。
田青做作主题演讲“中国人的音乐”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获奖图书《漫长的余生》作者罗新以“为未来讲述过去”为题,述说了历史写作的定位难题,并且解释了自己为何将关注点放在了已经隐入历史尘烟的小人物身上。罗新教授讲到,历史不等于过去,历史只是历史写作者对过去的一种观察与表达,讲述一种历史必然具有对于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种看法,所以历史学者的写作是在“为未来讲述过去”。
罗新作主题演讲“为未来讲述过去”
儿童文学作家赵卯卯在“《我的,我的》创作谈”中分享了她将这本童话书如此命名的缘由,同时谈到自己在书中是如何展现小朋友的世界的,她将主人公王盒盒的世界分解成了一个一个看似独立却又相互联系的故事,这些小小的故事展示了孩子身体里隐藏的特殊秘密,他们第一次走进校园时的心理感受,以及孩子将如何面对疾病、死亡等生命中沉重的事件。
赵卯卯主题演讲“《我的,我的》创作谈”
2023年“国家图书馆文津领读人”名单发布
活动现场还发布了2023年“国家图书馆文津领读人”名单,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作家周国平,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作家梁晓声,儿童阅读推广人阿甲,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罗翔,北京电视台主持人春妮,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院长王雷担任,他们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和领域影响力,带动全国更多读者参与阅读、学会阅读、爱上阅读。
2023年“国家图书馆文津领读人”名单发布
“一本书•一个人•一座城”全国联讲活动启动
国家图书馆还联合图书馆业界,发起了“一本书•一个人•一座城”全国联讲活动,并在特别活动中发布了12场讲座和沙龙活动详情。特别活动的最后,直播平台推出了北京首场活动:“老舍和北京城——与心灵相粘合的历史与情思”。
嘉宾共同启动“一本书•一个人•一座城”全国联讲活动
首场沙龙“老舍和北京城——与心灵相粘合的历史与情思”
多渠道宣传推广文津图书奖
4月23日起,在北京国家图书馆事业发展基金会公益支持下,国家图书馆在总馆北区二层大厅举办第十八届文津图书奖展览。同时,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150家图书馆也联合发布了文津图书奖评选结果并通过线上线下巡展、设立专题书架、开展讲座或沙龙等方式参与第十八届文津图书奖推广工作。
国家图书馆展览
四川省图书馆4月23日揭晓评选结果
本届文津图书奖联合抖音、今日头条、微信读书、新浪微博等多个平台联合发布评选结果,其中#文津图书奖#话题登上今日头条的文化榜热搜,话题阅读量近2500万,结合抖音的 “春天开阅季”世界读书日主题活动,“方寸大观 国图视听”抖音号发布周国平、郭光灿、田青等20多条文津图书奖获奖及推荐图书的荐书短视频,抖音话题#文津图书奖#播放量超过1450万。
抖音书单长图和今日头条开屏画面
微信读书app的主题焦点图以及“每日书单”
从2014年开始,“全民阅读”已经连续10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党的二十大报告更是明确提出要“深化全民阅读活动”,将全民阅读工作推向了新的征程。文津图书奖的十八载成长历程与全民阅读的不断深化相伴前行。在砥砺前进的道路上,文津图书奖始终坚守“推荐好书、推广好书、造福社会、为我国文化建设尽绵薄之力”的初衷,努力凝聚图书馆界和社会各界的阅读推广力量,共创一个全民“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美好家园。
京ICP备05014420号 © 中国国家图书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