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甲骨文中的虎
    2.   甲骨文中有“虎”字,如国家图书馆甲骨12262(《甲骨文合集》10216)上的 “”。为象形字,侧立老虎形象,字形包含老虎的典型特征:大口长尾、脊背弯曲、身有文理。因为侧视,仅见两只虎腿。只不过与正常的四脚着地、虎头朝前的老虎形象相比,甲骨文“虎”字是虎头朝上。这是因为当时竖排书写顺序,为了与其他字协调一致进行了调整。甲骨文所见“虎”是猎获的对象,也用作祭祀祖先时的祭牲。
        甲骨文“虎”字因为头部口齿之形与其他动物形象区别度大,躯体部分逐渐省略为单线条,如“”(《小屯南地甲骨》3599)。到西周中期金文作“”(《吴方彝盖》)、“”(《师虎簋》),躯体、二肢进一步简化,头部也发生了变化。春秋、战国时期石鼓文作“”。此后“虎”字形发展走了两条不同的路。汉代《说文解字》所收小篆字形作“”,下部讹变为“人”旁;睡虎地秦简作“”,下部讹变为类似“巾”。后来这两个形体分别演变为楷书字形“虎”和“”。楷书“虎”字下部的“几”就是从小篆字形的“人”旁楷化变来,类似的还有“冗”字。“”又有“”“”等异体。唐代规范文字形体,像颜元孙《干禄字书》在“虎”条下说:“上通下正”,也就是说当时前者通用,但后者为正。经过《干禄字书》这些正字书的规范,“”等形体逐渐被废弃,直到今天行用“虎”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