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图书馆高质量发展中
古老与崭新的关系逻辑
王世伟
摘 要:[目的/意义] 文章论述了当代图书馆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应当处理好古老与崭新之间的关系问题,这是当下中国图书馆事业正面临的现实难题,需要进行破解。
[研究设计/方法] 文章从三个方面对此进行了阐述:一是图书馆的始终古老是图书馆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基石,二是图书馆的永远崭新是图书馆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引擎,三是在高质量发展中应科学把握古老与崭新的节度节奏。并分别进行了诸多案例分析。[结论/发现] 图书馆的高质量发展需要秉持始终古老的传承逻辑,这是由图书馆的基本功能使命所决定的。需要在坚守古老中积极创新,在秉持古老中提倡开放,在始终古老中注入时尚,从而在与时俱进中化古老为新颖,在始终古老中注入不息为体和日新为要的创新秉赋。文章中讨论的节度与节奏,是一种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实事求是的适度和科学把握的时序。[创新/价值]用正确认知并处理始终古老与永远崭新的关系作为中国图书馆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切入点,对图书馆事业的科学和高质量发展具有理论和实践的指导价值。
关键词:图书馆高质量发展 图书馆功能 图书馆创新 人机融合
高质量发展是当下推动图书馆文化事业繁荣发展、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的首要任务。在这一进程中,图书馆界面临着各种传统与新颖的矛盾。英国传记作家彼得·阿克罗伊德(Peter Ackroyd)在其所著《伦敦传》中有这样一句名言:“这是伦敦之迷,永远崭新,又始终古老。”[1]在图书馆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如何正确理解并科学实践古老与崭新命题的现实挑战,在持续迭代重组塑造的图书馆环境下把握好古老与崭新之间的辩证关系,彼得·阿克罗伊德对伦敦城市秉性的描述无疑给予我们以有益的思考与启示。
1 图书馆的始终古老是图书馆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基石
图书馆的高质量发展需要秉持始终古老的传承逻辑,这是由图书馆的基本功能使命所决定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举例分析。
一是体现图书馆价值的人类历史文明记忆的各类文献的聚藏整理,我们可归之为图书馆传承文明的初心与使命。在新发展阶段,图书馆需要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就需要在图书馆始终古老上下功夫。图书馆是国家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具体体现在图书馆是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容器、是体现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机构,而图书馆要在高质量前行中不断展现新气象和新作为,均离不开图书馆聚藏整理的古老传统。2023年10月,上海图书馆的年度大展“大汉雄风——上海图书馆藏汉碑善本展”举行,在展陈的馆藏汉代碑刻中,包括有碣石、碑版、摩崖、石阙、画像题字类别的90件被誉为铭心绝品和人间至宝的珍拓善本,以文献性、文物性和艺术性的全新样式集中亮相,或巨幅悬墙,或长卷平展,或虚拟呈现,或录相介绍,或座谈交流,或专书首发,或集章留珍,或文创存念,让读者从传拓、裁剪、装裱、递藏、包装、钤印、题签、题跋、文字等各个崭新姿态深入鉴赏,让成千上万的读者领略了华彩独具的汉代文明。[2]上海图书馆之所以能够创意推出如此崭新的年度大展,正是自1847年徐家汇藏书楼创立以来的170多年中在文献持续聚藏整理基础上实现的,离开了始终古老的文献聚藏整理,永远崭新的图书馆创新展陈服务就会成为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
二是体现图书馆文献整序和内容检索专业能力的分类编目,我们可以归之为辨章学术的人类知识图谱和学中第一紧要事的考镜源流的文献书录解题。图书馆作为知识的海洋,成为提高国民素质的社会学校、读者滋养心灵的精神家园和增强文化自信的公共空间;这就需要图书馆在服务过程中为读者提供按图索骥、开放获取的知识导航功能。无论信息技术如何迭代更新,图书馆在分类编目方面的传统智慧依然闪耀着专业的光茫。在学科交叉行业交融日益发展的今天,中国古老目录学中的“互著别裁”的方法正可以发挥其文献内容深度揭示和知识信息精准覆盖的独特功能,为提高图书馆知识导航的质量提供古老专业的支撑。柯平教授在新著《中国目录学史》的前言中认为中国目录学是关于图书整理的学问、是关于学术史的学问、是关于读书治学的学问的观点,也多少道出了古老目录学在图书馆“永远崭新”中的基础功能。[3]
三是体现图书馆终身学习功能的读者服务,我们可以归之为知识的参考咨询与多样化的阅读推广。在信息冗余和知识超载的时代,如何获取更有价值和更为靠谱的知识信息,图书馆员正可以发挥传统图书馆参考咨询的功能,为读者问学问道提供帮助。近年来包括文生视频Sora在内的通用人工智能的令人震惊的发展,在带来新技术新形态新模式的同时,也引发了诸多真假辨析甚至深度伪造的难题,需要图书馆员为读者带来基于传统文献信息分析识别的专业能力的服务,在信息真假和虚实融合的世界中,为读者提供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参考咨询可信服务。作为欧洲科学院院士的法国比较文学专家弗朗索瓦丝·拉沃卡著有《事实与虚构——论边界》一书,她在对虚实问题进行研究论述时指出:“事实上,我们是否可以认为,阅读历史叙事时占主导地位的阅读契约意图让我们相信一个权威的声音,并且对其予以信任。”[4]图书馆参考馆员与相应的参考咨询服务正可以在真伪海量数据混杂的信息社会中扮演“权威声音”的可信的知识导航角色。
尽管21世纪第一个十年中出现的智慧图书馆正在不断深入推进,但图书馆传统的为读者提供经典阅读推广和各层次多语言的阅读推广服务并没有过时,而是更受读者欢迎了。2020年8月,中国国家图书馆与阅文集团共同召开“珍藏时代经典 悦享网络文学”发布会,正式宣布阅文集团挂牌成为国家图书馆第二家互联网信息战略保存基地。与此同时,来自阅文平台的百部网文佳作被典藏入馆,扩展了传统的印刷型书籍的珍藏样态和文字传播的介质,不仅凝结着新一代“全民阅读”的“文学记忆”,也为全媒体时代新型的阅读方式提供了全新的文献典藏。[5]2023年1月向社会公众开放的“二十世纪初中国古文献四大发现展”是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敦煌研究院、甘肃简牍博物馆联合主办的,内容以“殷墟甲骨”、“居延汉简”、“敦煌遗书”、“明清档案”等古老的四个专题的珍贵文物文献为内容,通过249种、382件珍贵文献,为读者开启了探寻中华文脉的主题阅读推广,通过20世纪初中国古文献的“四大发现”来溯源中国的历史。展览中设置了“立体画卷”“姓属林”“模拟占卜场景区”、还原地貌的微缩场景以及多媒体触控大屏等,带给观众全新的体验。展览还通过直播活动与读者线上互动,并联合字节跳动公益共同开发“线上超现实看展体验项目——古籍寻游记”,利用VR技术并配合相关硬件,生动讲述展品中的文化故事,[6]实现了图书馆文化传播的扩域。如果没有古老的四大发现的珍贵文献典藏传承作为基础,何以能推出这样协同共创的高质量主题展览呢?
20世纪末21世纪初以来的数十年中,经济社会与科学技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以上所列举的图书馆为读者服务的专业古老传统仍然坚如磐石,只是这些古老传统所包含的内涵、表现的形态、涉略的范围和体现的技术方法不断有所更新,这就是图书馆的始终古老。图书馆如果丢掉了这些安身立命的基石,随波逐流,跟风而起,人云亦云,在不断演化的环境中动摇初心使命,茫然而不知所向,那么图书馆就有可能趋于边缘化,离高质量发展就渐行渐远了。需要指出的是,我们这里讨论的图书馆的始终古老并非是保守的、封闭的、陈旧的,一成不变的,而是在坚守古老中积极创新,在秉持古老中提倡开放,在始终古老中注入时尚,从而在与时俱进中化古老为新颖,在始终古老中注入不息为体和日新为要的创新动力。
2 图书馆的永远崭新是图书馆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引擎
综观本世纪以来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可以发现其中寓含着永远崭新的发展逻辑,图书馆事业之所以得到更高质量的发展,正是基于图书馆创新更新的灵魂秉赋和永远崭新的动力引擎,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具体分析。
一是永远崭新中的时空重塑。上海市嘉定区图书馆在“全域服务”理念的指导下,自2017年起步推进了“我嘉书房”的创新实践,将原本相对局限的公共图书馆物理服务空间延伸覆盖至全区的街镇社区、旅游景区、工业园区以及线上公共文化的网络云区,并与浙江嘉兴图书馆进行了读者服务的“双嘉”协同联动,在图书馆服务的时空重塑中迈出了具有中国特色公共图书馆发展道路的创新步伐。2020年9月,嘉定区图书馆在“全程智能”理念的指导下,借助嘉定旅游节开幕之际,又适时地推出了“嘉游书架”,首批微型智能书架放置在嘉定新城海派特色的街区西云楼、历史底蕴深厚的州桥老街、草编之乡徐行、外冈游击队纪念馆、以乡村文化为特色的华亭毛桥村等空间,内中多为嘉定地方文化的特色图书,并在书架运行中融入了太阳能的节能低碳技术路线,从而将阅读推广、智能体验、文旅融合、绿色环保有机地融为一体,激发出智慧服务在跨时空中的无限活力。[7]时空重塑也可以注入全新的内容,如山西省图书馆长风馆在空间更新后于2023年面向社会举办了“空间赋能 阅见未来”新空间摄影大赛,湖南长沙图书馆2024年春节前后举办了“寻找家乡图书馆”以打卡身边的图书馆。以上的创新实践给图书馆的永远崭新带来了传统书本阅读、超时空数字阅读和超文本大阅读有机融合的全新案例。
二是永远崭新中的技术更新。如果说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和绿色发展的底色,那么,图书馆崭新服务力正在实现图书馆效率和效能的大幅度提升,这种图书馆的崭新服务力体现出服务时空革命性突破、服务要素创新性更新配置、服务形态深度转型升级、人机虚实互动融合等特征,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用“数据”来概括。数据驱动正在成为图书馆高质量发展的内外驱动引擎,数据保存、数据驱动、数据主导、数据计算、数据流动、数据服务、数据素养等呈多点群体跃进态势。就图书馆分类编目的古老传统而言,胡小菁在《中国图书馆学报》2020年第3期适时地发表了《文献编目:从数字化到数据化》的论文,指出近十年来,文献编目领域从理论模型、标准规范到实践应用,均发生了自机读目录问世以来的最大变化。这个变化可以概括为从数字化到数据化,也就是书目数据由机器可读走向机器可操作,进而融入互联网全球数据库。[8]这一论文所阐述的内容可以帮助我们领悟在分类编目的图书馆专业始终古老中所体现出的永远崭新。创新发展、转型升级正在成为中国图书馆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趋势,而图书馆也正成为前沿技术落地的创新文化空间和体验场。
2019年12月对读者开放的苏州第二图书馆新馆,具有创意地打造了中国大陆首个大型智能化立体书库,成为智慧图书馆在传统文献典藏方面的全新模式。这一智能化立体书库可容纳近700万册藏书,建有书刊自动存取、分拣传输系统的全智能化管理,每天智能处理图书以万计,在书书相联和书人相联的智能化进程中带动了大规模的图书馆物联网业务,在全球的都市图书馆书刊典藏存取与分拣传输的智能化领域,已经跻身于第一方阵。这一智慧图书馆的创新举措推动了图书馆服务力的跃升,苏州第二图书馆开馆以来的最高日接待读者量已高达4.2万人次。[9]
2022年9月对外开放的上海图书馆东馆和2023年12月同时对外开放的深圳图书馆北馆与首都城市图书馆,都在古老的文献典藏方面作了不同规模的智能化立体书库的全新尝试,为古老图书馆文献聚藏注入了智能化的崭新动力,成为推动读者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正在将图书馆的文献存量创新转化成服务增量。这是智能时代背景下融图书馆文献典藏与读者服务为一体的崭新形态,在图书馆的古老身躯中注入了智能化的时尚新鲜血液。
三是永远崭新中的服务便捷。智慧图书馆建设正在不断地改变更新并重组塑造图书馆的形态、服务与管理,正在极大地提高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效益和管理效能,正在实现图书馆从数量增长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蝶变,这就是图书馆永远崭新的发展逻辑。北京城市图书馆新馆推出的网借图书覆盖京津冀等惠民服务与“摇篮书香大礼包”服务,上海图书馆东馆为读者带来的如同电影院票房订座般的座位预约服务与满足汽车族到馆随车还书服务,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2023年推广的“粤读通”数字服务工程,广东佛山图书馆2021年推出的“易本书”家藏图书共享服务,浙江嘉兴图书馆2023年推出的元宇宙阅读体验馆,重庆图书馆2024年2月“第七届书香重庆 阅读之星”快闪扬帆启航,这些读者服务的崭新举措都为广大读者带来了超预期的服务便捷的满意体验。
3 在高质量发展中应科学把握古老与崭新的节度与节奏
图书馆的高质量发展需要科学把握古老与崭新的节度与节奏之道。这里讨论的节度与节奏,是一种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实事求是的适度和科学把握的时序。
在时间节点上,春节、五一、国庆长假和学校的寒暑假,以及三八妇女节、五四青年节、六一儿童节、重阳节以及端午节、中秋节等节庆时间节点都可以成为年度图书馆服务的推进节点,可以进行年度的统筹安排。深圳市盐田区图书馆具体承办的海洋文化论坛从2007年起步,在主题阅读推广的传统形式中每年都注入崭新的内容与机制,并从深圳有节度节奏地向南京、扬州、泉州、舟山、连云港等地拓展延伸;无独有偶,由河北沧州图书馆具体承办的公私藏书与经典阅读论坛自2017年起始以来,每年都注入鲜活的理论研讨与案例分析,将古老的阅读推广与崭新的内容形式在年度节奏中持续创新前行。
在空间节点上,城乡总分馆和东中西部地区馆,多年来已经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联盟型共享协同的服务方式,如何在这些传统的共享协同的方式基础上,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有序地实现各种规模、形式和范围的一体化数智服务共同体,是中国智慧图书馆高质量发展需要思考与实践的命题。快速迭代的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通用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需要图书馆人积极把握机遇并不断保持快速跟进的节奏与步伐,但这种节奏和步伐需要因地制宜、因馆制宜、因时制宜。中国是一个地区和城乡尚有较大差距的国家,各层级、各地和各个图书馆也是千差万别,即使是同一地区和同一城市中,各图书馆在基础设施、发展历史、资金支持、人才资源、发展环境、读者需求等也会存在许多差异,这就需要图书馆在古老与崭新的融合演进中努力寻求最适合的路径和节度,不能也不要被外因带节奏,努力实现创新塑造的合适程度,在创新前行中分期稳妥有序地予以推进。同时,图书馆崭新中的数据化转型与智能化升级是等不来的,需要图书馆人尽力而为并量力而行,任何等待观望和守株待兔或者盲目跟风和脱离实际的理念和做法都是与图书馆的高质量发展背道而驰的。
我们这里讨论的古老与崭新的关系中的节度与节奏,是一种新旧融合的智慧。图书馆的古老与崭新两者是可以转化的。我们经常讲“吐古纳新”,但在图书馆的古老与崭新的关系处理中,应当改为“融古纳新”或“转古成新”,即图书馆高质量的进程不是对图书馆古老传统进行吐弃,而是主动使古老与崭新相遇并富有创意地积极实现新旧融合的融古纳新,努力实现创新型转化的转古成新,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数据化的新服务力元素融入图书馆的古老肌体,将时尚的血液注入图书馆古老的脉搏,从而化古老为新颖,在变局中开新局,让图书馆唤发并永葆青春的活力与张力。在图书馆高质量的进程中,任何以创新的名义,短视而盲目地对图书馆文化典藏、分类编目和读者服务等古老传统予以丢弃,都会犯不可原谅的颠覆性的错误,都将受到时间的惩罚。在全球图书馆事业的进程中,许多图书馆富有远见地将传统典藏作为优先发展战略,指出图书馆应当捍卫馆藏,成为文献出版物和历史记忆的坚定守护者,促进开放获取,使公众更加易于获取馆藏资源;使到馆读者和在线读者兴奋和难以忘怀。这正是面向未来的图书馆的富有节度的智慧战略,也应当成为中国图书馆事业在高质量发展中秉持张驰有度的主动精神和闲庭信步的文化自信所应具有的心境和胸怀。[10]需要补充的是,无论是古老与崭新,都离不开图书馆体制机制的创新和图书馆员队伍的建设,这是图书馆高质量发展进程中的题中应有之义。
始终古老与永远崭新是图书馆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中国图书馆事业应当在始终古老与永远崭新的辩证统一的有机结合中,使面向未来的图书馆高质量发展无可穷尽、超越边界,在始终古老的基石上飘扬起永远崭新的高质量风帆。
参考文献
[1] 彼得·阿克罗伊德.伦敦传[M].翁海贞,杜冬等译.南京: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译林出版社,2016:148(Peter Akroyd. Biography of London [M]. Translated by Weng Haizhen, Du Dong, et al.. Nanjing: Phoenix Publishing Media Co., Ltd. Yilin Publishing House, 2016:148.)
[2] 陈若茜.看汉碑中的稀世之珍,上海图书馆展“大汉雄风”[EB/OL].[2023-10-30].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5112709.(Chen Ruoxian. Looking at the Rare Treasures in Han Monuments, Shanghai Library Exhibition "Heroic Style of the Great Han Dynasty" [EB/OL] [2023-10-30]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5112709.)
[3] 柯平.中国目录学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前言(Ke Ping. History of Chinese Cataloging [M]. Beijing: China Social Sciences Press, 2022: Preface.)
[4] 弗朗索瓦丝·拉沃卡.事实与虚构——论边界[M].曹丹红,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4:54.(Fran çois Lavoca. Facts and Fiction - On Boundaries [M]. Translated by Cao Danhong, Shanghai: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Press, 2024:54.)
[5] 国家图书馆携手阅文集团共建互联网信息战略保存基地[EB/OL].[2020-09-01].http://www.xinhuanet.com/book/2020-09/01/c_139333542.htm.(The National Library and Yuewen Group jointly build a strategic preservation base for Internet information [EB/OL] [2020 September 01] http://www.xinhuanet.com/book/2020-09/01/c_139333542.htm.)
[6] 黄敬惟.“二十世纪初中国古文献四大发现展”亮相国家图书馆——徜徉典册之间 探寻中华文脉[N].人民日报海外版,2023-02-08(07).(Huang Jingwei "The Four Major Discoveries of Ancient Chinese Documents in the Early 20th Century" Appearing at the National Library - Exploring the Chinese Context through Encyclopedia. People's Daily Overseas Edition, 2023-02-08 (07).)
[7] 十一假期何处游?嘉游书架景区行![EB/OL].[2020-10-08].https://www.sohu.com/a/422636301_120060557.(Where to visit during the National Day holiday? Jiayou Bookshelf Scenic Area Tour! [EB/OL] [2020-10-08] https://www.sohu.com/a/422636301_120060557.)
[8] 胡小菁. 文献编目:从数字化到数据化[J].中国图书馆学报,2020(3):49.(Hu Xiaojing Bibliography: From Digitalization to Digitization [J]. Journal of Chinese Library, 2020 (3): 49.)
[9] 王伟健.一个来了还想再来的图书馆[N].人民日报,2020-01-07(11).(Wang Weijian. A library that comes but still wants to come back. People's Daily, 2020-01-07 (11).)
[10] THE WAY FORWARD LIBRARY STRATEGY 2015-2020[EB/OL].[2020-10-12].https://www.nls.uk/media/1190455/2015-strategy.pdf.
作者简介:王世伟,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研究员,研究方向:公共图书馆、历史文献,E-mail:swwang@sass.org.cn。
说明:本文由武汉大学《图书情报知识》网络首发,引用请以该刊为准,感谢作者授权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