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全国古籍普查登记目录 > 黑龙江省十家公共图书馆古籍普查登记目录
    黑龙江省十家公共图书馆古籍普查登记目录
    内容简介:
  •   本书系黑龙江省十家公共图书馆的古籍普查登记目录,收录馆藏汉文古籍数据共6207条。凡宣统三年以前的刻本、活字本、抄本、稿本等,皆在收录之列。著录项目有普查编号、索书号、题名卷数、著者、版本、册数、存卷等内容。本目录后附书名笔画索引。

      本书目录:

      《黑龙江省十家公共图书馆古籍普查登记目录》编委会1

      《黑龙江省十家公共图书馆古籍普查登记目录》前言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图书馆古籍普查登记目录》

      230000-0902-0000001至0002384(古籍普查登记编号)3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图书馆古籍普查登记目录》

      230000-0903-0000001至0002929(古籍普查登记编号)119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图书馆古籍普查登记目录》

      230000-0904-0000001至0000066(古籍普查登记编号)259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图书馆古籍普查登记目录》

      230000-0905-0000001至0000339(古籍普查登记编号)265

      《黑龙江省大庆市图书馆古籍普查登记目录》

      230000-0906-0000001至0000287(古籍普查登记编号)283

      《黑龙江省伊春市图书馆古籍普查登记目录》

      230000-0907-0000001至0000051(古籍普查登记编号)299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图书馆古籍普查登记目录》

      230000-0908-0000001至0000079(古籍普查登记编号)305

      《黑龙江省鸡西市图书馆古籍普查登记目录》

      230000-0909-0000001至0000058(古籍普查登记编号)311

      《黑龙江省望奎县图书馆古籍普查登记目录》

      230000-0915-0000001至0000007(古籍普查登记编号)317

      《黑龙江省安达市图书馆古籍普查登记目录》

      230000-0916-0000001至0000007(古籍普查登记编号)32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图书馆古籍普查登记目录》书名笔画字头索引323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图书馆古籍普查登记目录》书名笔画索引333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图书馆古籍普查登记目录》书名笔画字头索引367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图书馆古籍普查登记目录》书名笔画索引377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图书馆古籍普查登记目录》书名笔画字头索引419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图书馆古籍普查登记目录》书名笔画索引421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图书馆古籍普查登记目录》书名笔画字头索引423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图书馆古籍普查登记目录》书名笔画索引427

      《黑龙江省大庆市图书馆古籍普查登记目录》书名笔画字头索引433

      《黑龙江省大庆市图书馆古籍普查登记目录》书名笔画索引437

      《黑龙江省伊春市图书馆古籍普查登记目录》书名笔画字头索引443

      《黑龙江省伊春市图书馆古籍普查登记目录》书名笔画索引445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图书馆古籍普查登记目录》书名笔画字头索引447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图书馆古籍普查登记目录》书名笔画索引449

      《黑龙江省鸡西市图书馆古籍普查登记目录》书名笔画字头索引451

      《黑龙江省鸡西市图书馆古籍普查登记目录》书名笔画索引453

      《黑龙江省望奎县图书馆古籍普查登记目录》书名笔画字头索引455

      《黑龙江省望奎县图书馆古籍普查登记目录》书名笔画索引457

      《黑龙江省安达市图书馆古籍普查登记目录》书名笔画字头索引459

      《黑龙江省安达市图书馆古籍普查登记目录》书名笔画索引461

      本书序言:

      《黑龙江省十家公共图书馆古籍普查登记目录》前言

      按全国古籍普查工作的部署,在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和黑龙江省古籍保护中心的具体指导下,黑龙江省所辖市、县级公共图书馆初步完成了馆藏古籍普查登记目录。因各个收藏馆古籍藏量都相对较少,不能单独成册,故将十家公共图书馆的古籍数据合为一册。

      黑龙江省地处北疆,古代是游牧民族聚居的地方,经济不发达,中原文化传入晚,流布迟缓,作为文化中心的城市出现得也晚,且城中书坊绝少。历史原因影响到这一地区古籍的存藏数量,但也因边地的缘故,作为发配戍所,历代都有流人寓居,带来了文化和书籍,加之近现代的发展,特别是各城市公共图书馆的建立,也为聚集古籍藏书提供了一些条件。本书收录十家公共图书馆登记的经、史、子、集、丛各部类古籍数据6207条,收录数量具体为: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图书馆2384条、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图书馆2929条、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图书馆66条、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图书馆339条、黑龙江省大庆市图书馆287条、黑龙江省伊春市图书馆51条、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图书馆79条、黑龙江省鸡西市图书馆58条、黑龙江省望奎县图书馆7条、黑龙江省安达市图书馆7条。各家图书馆所处地区历史背景及图书馆的发展历史和规模不同,决定了古籍的收藏数量、质量、藏书特色的不同。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图书馆是东省特别区管理局于1926年创立的,伴随着政权的更迭,几经易名和搬迁,至1948年,东北行政委员会在原有基础上成立了东北图书馆,翌年迁往沈阳,当时有部分藏书留了下来,1949年在原址再次筹建哈尔滨市图书馆。最初的古籍藏书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聚集起来的。20世纪50年代以后,又陆续购入,线装书的总量超过了13万册。其中各部的常用书比较齐备,此外,经部的丛书、小学类的字书和韵书,史部的目录、金石,包括各类书目、甲骨、铜器、玺印等,子部的篆刻、碑拓和小说,数量和种类都有一定规模,成为馆藏特色。版本和装帧形式也比较丰富,早期的雕版、铜活字、木活字,晚近的石印、铅印等版本形式,原装的包背装、经折装、卷轴装、线装及后制作的蝴蝶装,各个历史时期书籍在形式上的变化大都有体现,能较全面地展现中国印刷书籍发展的历程。自南宋至清中期,各朝代的珍贵刻本都有收藏,其中18部宋、元、明、清刻本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包括宋淳佑十年(1250)刻元修本《国朝诸臣奏议》一百五十卷、宋刻本《后村居士集》五十卷、宋刻本《纂图互注尚书》十三卷、宋刻元修本《资治通鉴纲目》五十九卷,还有元刻本《纂图互注扬子法言》十卷、《朱文公校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外集》十卷《遗文》一卷、《新编方舆胜览》七十卷等。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图书馆前身为黑龙江省图书馆,清光绪末年由黑龙江将军程德全创办,是继浙江、湖南、湖北三省之后,全国建立的第四座省级公共图书馆。得天独厚的历史条件为古籍藏书的聚集提供了方便。创办之初以及历史发展中的成规模购入,还有一部分流人后代、地方官员和地方名流的捐赠,加上后期的征集和交换,藏书已有一定规模,《解学士文集》十卷、《朱文公校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等8部明刻本,及清刻本《新刻满汉字诗经》六卷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馆藏古籍历来被当地政府珍视,早在1930年,时任东北边防军副司令兼黑龙江省政府主席万福麟即亲自批建了专门的藏书楼。藏书楼是由德国工程师设计,采用近代最新建筑材料建造的一座中西合璧的宫殿式仿古建筑,使用至今,近年又经政府拨款,修葺一新。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图书馆是1954年建馆的,300多部古籍大多来源于捐赠,其中较具代表性的有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刻本《双溪集》十二卷及清光绪十五年(1889)稿本《遗山诗髓》十四卷。黑龙江省大庆市图书馆建于1972年,截至1990年,购进古籍200多部,明万历刻本《宋史纪事本末》十卷和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刻本《苏学士文集》十六卷是其中较好版本。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图书馆、黑龙江省伊春市图书馆、黑龙江省鸡西市图书馆、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图书馆都是在20世纪50至70年代建馆的,古籍收藏都不足百部,来源多是捐赠和购买。其中伊春市图书馆的收藏中有明末文奎堂刻本《南华发覆》、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刻本《御选唐诗》三十二卷等几部善本。安达市图书馆和望奎县图书馆都是隶属黑龙江省绥化地区的县级图书馆,古籍收藏数量都在个位数,也收入了本书中。

      古籍作为承载中国5000年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随历史的发展发生、流转、聚散,传至今日,凝聚历代传承者的心血,带着历史的印迹,其价值更胜于当初。此次全国性的古籍普查登记推动了基层图书馆古籍工作,黑龙江省的各市县图书馆都不同程度地改善了古籍收藏条件,或完善了制度,或改善了古籍书库的藏书条件,添置了保护设施,各藏书馆的古籍工作人员都多次参加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和省古籍保护中心组织的业务培训,提升了业务水平,为古籍普查登记工作的顺利完成和日后古籍保护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开展做了人员上的准备。

      本书各收藏单位按全国古籍普查登记平台中各单位代码排序,依次为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图书馆、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图书馆、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图书馆、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图书馆、黑龙江省大庆市图书馆、黑龙江省伊春市图书馆、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图书馆、黑龙江省鸡西市图书馆、黑龙江省望奎县图书馆、黑龙江省安达市图书馆。

      经过两年的编纂、审校,此书得以按时出版,在这里要感谢全省十家公共图书馆参编人员的通力合作,感谢黑龙江省图书馆审校人员的辛勤努力,也要感谢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和各参编单位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限于时间和编者水平等因素,疏漏之处在所难免,待方家指教,以期日后补正。

    黑龙江省古籍保护中心
    2017年1月

    © 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