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全国古籍普查登记目录 > 嘉善县图书馆古籍普查登记目录
    嘉善县图书馆古籍普查登记目录
    内容简介:
  •   内容简介

      本书系浙江省嘉兴地区嘉善县图书馆古籍普查登记目录,收录该馆馆藏1912年以前古籍492条,著录普查编号、索书号、分类、题名卷数、著者、版本、批校题跋、册数、存卷等多项信息。书后还编制有书名笔画索引,以便读者使用。

      作者简介

      嘉善县图书馆是一所公益性的县级公共图书馆。其前身可追溯至1928年4月成立的嘉善公立通俗图书馆,1985年,县图书馆单独建制,馆址在中山路53号,面积600平方米。1996年,谈公北路57号新馆建成并投入使用至今。该馆从2004年全国第三次公共图书馆评估中被评定为国家一级图书馆至今,已连续三次被评定为国家一级馆。该馆馆藏古籍2.1万余册,其中包括近400种1000余册明清和民国时期的地方艺文、家谱、县志颇具史料价值。

      前言

      嘉善县图书馆始建于1928年4月,原名嘉善公立通俗图书馆,1931年改为县立图书馆。1937年11月,嘉善被日本侵略军占领,图书馆2万册藏书散失殆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县人民文化馆设立图书阅览室。1956年6月,正式设立县图书馆,与文化馆合署办公。1985年5月,县图书馆单独建制,时有馆藏古籍1.27万册。

      我县的古籍整理工作最早可追溯到1984年。当时整理的文献主要来自社会捐赠,1996年6月,县图书馆3700平方米谈公路馆舍投入使用,至此开始大规模整理馆藏古籍图书。现如今,走进我馆五楼古籍与地方文献室,一排排书架整齐地摆放着一册册泛黄的线装图书。这些古籍藴含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历经数百年风霜洗礼,成为绵延数千年历史的见证者。由于历史原因,馆藏三分之一古籍存在破损、酸化、虫蛀、霉变等问题,古籍保护状况整体堪忧!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200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7]6号)文件精神,我馆多次派员参加由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和浙江省古籍保护中心举办的古籍普查和保护培训班。通过培训和学习,为馆藏古籍保护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009年,按照文化部颁布的《图书馆古籍特藏书库基本要求》,我馆初步改善了古籍保管条件,古籍库房配置恒温系统、安防系统、防火系统,以保障古籍安全。2010年,根据省文化厅和省古籍保护中心《关于古籍保护普查设备配置标准的函》,在县文化局的支持下,落实专门经费,加大古籍保护资金投入。自2010年至2012年,每年用于县图书馆的古籍保护工作的专项经费不少于10万元。我馆还添置了古籍书橱、计算机、数码相机等必要设备,进一步改善了古籍保护条件。2011年底,县图书馆申报了古籍普查项目,2013年5月全面启动馆藏古籍的普查工作,最终于2015年底完成古籍普查工作。

      本次共普查馆藏历史文献5282部,其中1912年以前古籍3492部,善本343部。我馆的馆藏古籍种类比较齐全,亦具有较高历史价值。于“经”,有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武英殿影宋刻本《礼记》,清光绪二年(1876)嘉善钟氏信美室刻本《春秋穀梁经传补注》;于“史”,有清初苏州宝华堂影宋刻本《东都事略》,清乾隆三十年(1765)刻本《[浙江嘉善]曹氏族谱》;于“子”,有清刻本《老老恒言》,清康熙十八年(1679)芥子园甥馆刻彩色套印本《芥子园画传》;于“集”,明万历三十年(1602)俞显谟、王颎、陈甲刻本《古诗类苑》,清乾隆刻本《魏塘诗陈》;于“丛”,有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云间陆氏俨山书院刻本《古今说海》。另馆藏的《玉芝仙馆骈体文近稿》《小匏庵诗草》《谦斋诗稿》等九部古籍已入选《浙江省珍贵古籍名录》。

      这些古代文献典籍,是传承文明的重要载体,记录着我们民族各时代的变迁。因此,整理、保护和研究古代文献典籍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古籍保护事业任重而道远!

      嘉善县图书馆

      2018年6月

      目 录

      《嘉善县图书馆古籍普查登记目录》编委会1

      《嘉善县图书馆古籍普查登记目录》前言1

      330000-1712-0000001至0005323(古籍普查登记编号。中有空号,系原缺号及民国线装书等文献,本书不载)1

      书名笔画字头索引211

      书名笔画索引221

    © 国家图书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