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
甘肃晒书| “丝路寻珍晒书沙龙”在金秋兰州圆满落幕
2020年10月16日,由国家图书馆 (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和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甘肃省图书馆(甘肃省古籍保护中心)承办,兰州大学图书馆等11家单位协办的2020中国传统晒书活动甘肃站“丝路寻珍晒书沙龙”在兰州成功举办。
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杨建仁和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苏品红先后致辞。杨建仁副厅长首先感谢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对甘肃古籍保护工作的关注和支持,希望通过晒书沙龙活动,多角度、多方位地展示甘肃作为积淀深厚的西部文化大省的典籍珍宝和历史传统,同时凸显陇原大地上代代传承的典籍保护成果,为甘肃古籍保护和文化传承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苏品红主任在讲话中阐释了古代晒书传统,并指出甘肃省充分调动公共、高校图书馆和博物馆、研究所、民间机构共同参与晒书,呈现方式灵活多样。公藏机构与民间机构共护中华文脉,充分彰显和展示了甘肃丰厚的文化底蕴和珍贵的文化遗产,对号召公众关注典籍传承、关注古籍保护事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晒书沙龙活动由甘肃省图书馆馆长肖学智主持。
在悠扬的古诗词童声吟咏后,嘉宾晒书渐次展开。首先晒出的是国家图书馆馆藏敦煌遗书,唐写本西晋文学家陆机《辩亡论》。张志清副馆长娓娓讲述了国家图书馆收藏敦煌文献的缘起经过,并籍由敦煌文献保护而发端“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的故事。张馆长晒书后将此件文献复仿制品捐赠给甘肃省图书馆。
随后,出席晒书沙龙的省内各单位相继晒书。肖学智馆长介绍了甘肃省图书馆百多年来古籍典藏和保护传承,通过专题片《陇上珍宝,甘图撷英》一览馆藏珍品;田中禾馆长回顾兰州大学老校长辛树帜为馆藏古籍搜集居功至伟,提出今天文献保护的思考;李志刚馆长梳理了西北师范大学图书馆发端于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图书室而历经百余年的典籍传承;敦煌研究院敦煌文献研究所邰惠莉、勘措吉分别从汉文和藏文两方面介绍敦煌文献的存藏研究和保护,以及甘藏敦煌文献数据库建设的成果。
甘肃简牍博物馆朱建军馆长通过《“简”述中国》呈现馆藏简牍珍藏,并详解其中几件特色藏品;甘州区博物馆王康副馆长晒出大佛寺珍藏金银粉书《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和初刻初印本《永乐北藏》;武威博物馆通过视频展现西夏文泥活字印本《维摩诘所说经》;甘南日报社尹洛赛总编讲述了舟曲民间存藏古藏文苯教文献的发现、寻访、保护和出版……
典籍琳琅,令人目不暇接。技艺呈现,同样异彩纷呈。平凉崆峒山大景区文管所张钦仲老师晒出的是“金石学堂”带给学童观众体验摹石拓影的乐趣;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所周琪所长讲述了西北稀见戏曲抄本的搜集保藏、抢救修复、整理出版、老戏新排,并对在场师有宽导师及古籍修复师们对珍贵文献传承的默默付出表示感谢和敬意。
晒书沙龙会场古韵悠扬、书香满溢。每个晒书单元都配合着专题视频播放、嘉宾现场分享和会场实物展示,多角度展示了我省包括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博物馆、研究所及民间机构的古籍珍藏和技艺传承面貌。现场还有兰州诗歌吟咏研究会会长李建傧和学生的古诗词吟诵、敦煌乐舞展演,并有古籍修复技艺展示、读者体验和经典抄写等活动。
“中华传统晒书活动”是国家古籍保护中心自2019年开始,联合各省级古籍保护中心和古籍收藏单位开展的全国联动的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古籍保护宣传活动。2020年晒书节的主题是“传习经典,融古慧今”,自七夕启动以来,全国各地纷纷结合古籍存藏和地方文化特色,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晒书活动,线上线下异彩纷呈。甘肃省在夏秋之交策划了线上串联线下、分场联动总场的晒书节活动。相继有西北师范大学、兰州大学推出云晒书,武威博物馆、平凉金石学堂等举办专场社教活动……在兰州天庆博物馆举办的“丝路寻珍晒书沙龙”,是2020中华传统晒书活动甘肃站的总结和收官。
丝路古道上,金城秋阳下,一场晒书沙龙在“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吟诵声中落幕。从秦汉简牍到敦煌遗书,从汉文典籍到藏文西夏文珍藏,从古韵新声的诗词吟咏到破壁而来的敦煌乐舞,从古籍修复到金石传拓,仿佛沿着丝绸古道展现典籍异彩,由此窥斑见豹地呈现了甘肃古籍的概貌,也表达了全省古籍工作者的初心: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