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女郎鱼玄机诗》
〔唐〕鱼玄机 撰
所属系列:续宋本丛书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4月
作者简介
鱼玄机(844—868),字幼微,一字蕙兰,长安(今陕西西安市)人,唐代女诗人。与李冶、薛涛、刘采春并称唐代四大女诗人。她的作品除一首《折杨柳》之外,悉数收录在一册《唐女郎鱼玄机诗》中,诗作现存五十首,收于《全唐诗》。
内容简介
本书是国家图书馆藏孤本《唐女郎鱼玄机诗》的仿真影印本。除原大原样影印文本内容外,还模仿其纸张触感、装帧工艺、书叶的泛黄破损状态、修复痕迹,乃至装具等。
本书是古籍出版专家、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前总编辑徐蜀先生第三次总策划并监制《唐女郎鱼玄机诗》仿真本。前后时间持续二十多年。前两次的制作工艺得到业界一致肯定与高度评价,但因受拍摄、纸张、印制、装帧工艺等客观条件的限制,仿真仍有未尽善处。
此次仿真制作的总原则是:既考虑到仿真效果,又兼顾性价比,尽可能让更多的读者,以不太高的价格,得到比此前效果更佳的仿真本。因此,全书扫描除一般高清扫描外,部分采用微距特写的方式,每帧图像都用不同曝光值拍摄数张,供后期制作时选用;内文采用传统工艺制作的长纤维、弱碱性、可长期保存的手工连史纸,留存原书纸张触感,“仿挖镶”的视觉效果,破损、修复后的状态。观感、手感都接近原书。并第一次仿制原书的云纹函套、采用胡桃木制作上下木板,以做到不易开裂、变形,抗腐蚀能力较强、外观更接近原书。本次出版另有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副馆长陈红彦先生所作序言及印谱、印主研究成果,别为一册。集学术价值、艺术价值于一身,堪称珍本。
序言
国家图书馆收藏的藏品中,有一册宋临安府陈宅书籍铺刻本《唐女郎鱼玄机诗》,这是唐代著名浪漫主义女诗人鱼玄机诗集的现知最早也是最全的单行本。此书框高十七点三厘米,宽一二点八厘米。每半叶十行,行十八字,白口,左右双边。
鱼玄机,唐长安(今西安)人,字幼微,一字蕙兰,姿色出众,善思维,喜读书,擅吟咏。有关她的生平事迹史志无书,后之《太平广记》《北梦琐言》《南部新书》《唐诗纪事》《直斋书录解题》《唐才子传》《全唐诗》等,虽然都有详略不同的记载和品评,但终为后人追忆,不可完全凭信。与鱼玄机同时的皇甫枚《三水小牍》记载较为翔实可靠,书中称鱼玄机:“色既倾国,思乃入神。喜读书属文,尤致意于一吟一咏。……风月赏玩之佳句往往播于士林。”鱼玄机同当时许多文人名士有交往,与温庭筠为师友,互相以诗篇赠答;与李郢同巷,居处接近,也时有诗简往返;还经常有一些风流之士,载酒拜访,席间鸣琴赋诗,风流倜傥。鱼玄机的酬赠诗最为出色。
目前所知,鱼玄机诗传世共五十首,此集收入四十九首。另有一首《折杨柳》收在《文苑英华》中。鱼玄机作诗,工于遣词炼句,力求字字声金,其文辞精巧、情致深婉,其中不乏佳句,如《赠邻女》“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游崇真观南楼睹新及第题名处》“自恨罗衣掩诗句,举头空羡榜中名”,还有“白雪楼高题旧寺,阳春歌在换新词”“井边桐叶鸣秋雨,窗下银灯暗晓风”等,均对仗工整,内涵丰富,实为佳句。钟惺在《名媛诗归》中,赞美她的诗作:“绝句如此奥思,非真正有才情人,未能刻划得出,即刻划得出,而音响不能爽亮……此其道在浅深隐显之间,尤须带有秀气耳。”并谓“玄机盖才媛中之诗圣也”。胡应麟《诗薮》则云:“余考宋七言排律,遂亡一佳,唐惟女子鱼玄机酬倡二篇可取,诸选亦不及云。”可见鱼玄机之才情。
此本卷末镌“临安府棚北睦亲坊南陈宅书籍铺印”条记一行。陈宅书籍铺是南宋后期临安的著名书坊,书铺第一代主人陈起,字宗之,号芸居,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宁宗时举乡贡第一,人称陈解元,又称陈道人。为书贾而能文,与士人唱和往来,曾网罗一百余位江湖诗人之作,刊为《江湖集》。法式善《存素堂文集》卷三所载《江湖后集跋》述其行事云:“宋人陈起,在宝庆、绍定间以书贾能诗,与士夫抗颜列席,名满朝野。篇什持赠,随时标立名目,付雕印成,远近传播。”陈起又曾刊刻多种唐人小集,现在存世的还有《王建诗集》《周贺诗集》等。陈宅书籍铺所刻诸书,往往有“临安府棚北睦亲坊”字样的刊刻条记,刊记文字在不同书中稍有差异。陈宅刻书的整体风格一致,镌刻秀丽,刀法精到,墨色晶莹,刻印极佳,反映了宋代杭州地区的版刻风貌,是难得一见的宋代坊刻精品。
鱼玄机诗集流传不广,历代书目著录寥寥。南宋陈振孙的《直斋书录解题》卷十九着录“鱼玄机集一卷”,是对此书的最早著录。至元代,辛文房《唐才子传》谓鱼玄机有“诗集一卷”;《宋史·艺文志》著录“鱼玄机诗集一卷”。明代则仅有《百川书志》《澹生堂藏书目》等几种私家著录。
此为是书目前仅存的宋刻。到明代中叶,这一珍本有了明确有绪的收藏。最早的收藏者为藏书家朱承爵(一四八〇—一五二七),后为项元汴(一五二五—一五九〇)收藏,在项家一直保藏至项元汴孙辈。清初,嘉兴沈梥于项元汴孙项庙谟(字子协)处购得,后为何焯(一六六一—一七二二)所得。嘉庆八年(一八〇三)黄丕烈于书贾五柳主人陶珠琳(字蕴辉)处得此书。
黄丕烈得《鱼玄机诗》后曾先后两次邀集同人唱和题词、增绘鱼玄机小像,使得此书题跋累累,所占篇幅几与正文相当,如是书木夹板题签所云:“题额贰叶,图并题壹叶,诗集正书壹拾贰叶,后题并跋壹拾叶。”此册卷前有余集(一七三八—一八二三)为黄丕烈所作“唐女道士鱼元机小影”(“元”为“玄”字之讳),并有道光元年(一八二一)陈文述题画诗。参考书中题跋和江标《黄丕烈年谱》,可知两次吟诗雅集之详。第一次诗会在得书当年之仲夏,以“荛翁属题唐女郎鱼元机诗”十一字为韵,分别由李福、吴嘉泰、瞿中溶、戴延介、孙延、顾莼、董国华、袁廷梼、徐云路、黄丕烈、夏文焘题写诗词;这些诗后来附于此本卷末。道光乙酉(五年,一八二五)七月,黄丕烈子寿凤为是书篆题“唐女郎鱼元机诗”;七夕之日,黄丕烈为寿凤邀集同时诸同人,以“宋廛所藏唐女郎鱼元机诗集”为题作诗若干,与会者有尤崧镇、陆损之、彭蕴章、朱绶、陈彬华、吴嘉淦、褚逢椿、孙义銞、沈秉钰、潘曾沂、吴根、李一凤,以及黄丕烈子寿凤、孙美镐。黄丕烈及其子寿凤取鱼玄机诗分别作集句诗二十四首、二首。第二次雅集之诗,另装为《玄机诗思册》,未入此书。在收藏《鱼玄机诗》的二十多年间,受邀观赏并为此书题跋的还有多人,如嘉庆庚午(十五年,一八一〇)王芑孙、曹贞秀夫妇题款、题诗;嘉庆二十三年(一八一八)潘奕隽题跋、归佩珊题词;嘉庆庚辰(二十五年,一八二〇)释达真题诗;道光元年(一八二一)潘奕隽题诗;此外还有顾莼、女道人王韵香、石韫玉等人的题跋。
黄丕烈号称“佞宋主人”,痴迷宋版书,收藏这部《鱼玄机诗》二十多年。即便在晚年财力不济,藏书相继散出的情况下,此书仍为其所宝。汪士钟曾指名欲购,黄丕烈应曰:“留此为娱老之资,虽千金不易也。”从此无有过而问者。黄丕烈殁后,此书辗转流传。道光二十二年(一八四二)归上海徐渭仁。咸丰年间,转归时任苏松兵备道的黄芳,由之携至长沙。后转归长沙周海珊。一九一六年,袁克文以八百金购得。但次年,袁克文即因拮据,一度将书质于天津周进;一九一九年,又以一千六百元售与潘宗周宝礼堂。从黄丕烈处散出之后,此本增道光壬寅(二十二年,一八四二)徐渭仁题诗、同治二年(一八六三)潘遵祁观款、光绪戊戌(二十四年,一八九八)盛昱观款、姚朋图题识,以及袁克文题跋多则。民国时,袁克文质押此书于周进处时,周叔弢曾以珂罗版对其影印,纸张印刷皆精。
黄丕烈收藏《唐女郎鱼玄机诗集》后,将装帧形式改为黄丕烈式蝴蝶装,即世人习称之“黄装”。
一九九九年,国家图书馆出版社曾出版此书,其后《中华再造善本》亦据以影印。二〇〇八年三月,国务院公布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此书列在其中。今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再精印此本,希望其化身千百,嘉惠读者,亦为传承与传播之善举。
陈红彦
书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