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籍特藏类文献碑帖、舆图普查讨论会”在国家图书馆召开
|
|
12月5日,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在国家图书馆组织召开“古籍特藏类文献碑帖、舆图普查讨论会”,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和部分单位代表共同商议推进全国碑帖、舆图普查工作的方法及路径。北京大学教授李孝聪、国家图书馆研究馆员冀亚平、卢芳玉,以及故宫博物院、北京大学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首都图书馆、上海图书馆、中山大学图书馆、重庆图书馆等单位参加会议。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王红蕾作项目说明,会议由副主任王沛主持。

与会专家表示,碑帖拓本和舆图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在汉文古籍普查基本完成的基础上,尽快推进碑帖、舆图普查工作非常及时,也十分必要。同时,对工作方案、著录项目等相关内容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参会单位代表分别介绍了本馆收藏和现有编目情况,表达了碑帖、舆图普查存在的难点和急需解决的问题,希望国家进一步加大力度,从政策、项目、经费、人才等方面给予支持。王红蕾做会议总结,对各位专家和相关单位在碑帖拓本、舆图等特藏文献的保护编目等方面所做的基础工作致敬。她表示,碑帖拓本、舆图普查是下一步的重点工作内容,将根据此次会议精神,借鉴汉文古籍普查已有经验,制定科学可行的工作方案和路径,在上级领导部门和各位专家、同人的大力支持与通力合作下,推进特藏文献普查取得阶段性成果,争取在规定时间内基本完成普查工作。
近年来,党和国家关于古籍的政策措施密集出台,《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2021—2035年国家古籍工作规划》等文件为在新起点上继续推动“中华古籍保护计划”深入实施提供了重要依据。目前,全国汉文古籍普查工作基本完成,成果正在陆续出版中。通过《国家珍贵古籍名录》评审,已初步掌握我国现存碑帖拓本、舆图等特藏文献中的一、二级分布情况。在全国古籍普查工作过程中,部分藏有少量碑帖拓本和舆图的单位,也已完成相关普查。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也多次举办碑帖编目、碑帖鉴定与保护、碑帖修复等培训班,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一定的人才保障。
下一步,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将与各级古籍保护中心、收藏单位一起,继续推进特藏文献普查登记,摸清资源存藏状况,更好地保护和利用中华珍贵典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