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抄本
稿本是古人著述的原始形态,为诸本之祖,无传抄、翻刻之误。就其存在形态而言,分为手稿本、清稿本、修改稿本等。全文为著者亲笔书写者称『手稿本』,经他人誊录者称『清稿本』或『誊清稿本』,由他人誊录后又经著者亲笔修改者称『修改稿本』。宋元人著述之稿本,已稀如星凤,传世稿本多是明清人著作。
抄本即手写传抄之书,亦称写本。唐五代之前,书籍主要靠抄写流传,该时期的抄本保存至今者以敦煌遗书为主。自宋代雕版印刷术流行后,抄本与刻本并行。已经刊刻的书籍,如印本难求,往往手工抄写录副。若稿本或原刻本亡佚,则原书内容尤赖抄本以保存。抄本出于不同版本系统,遂具有校勘价值。经历代名家校勘批跋的抄本,则文献与文物价值并重。影抄本系据原本摹抄,有影宋、影金、影元、影明抄本之别,而以影宋抄本最为藏家所重,被认为下宋本一等。
gcb-03.jpg
gcb-04.jpg
gcb-06.jpg
gcb-06-增1.jpg
gcb-06-增2.jpg
 
 
 
©国家图书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