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 迅

  鲁迅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1912年至1926年,他在教育部工作期间,他对我国现代图书馆特别是北京的图书馆建设,做了大量具体细致的工作。查阅这一时期的鲁迅日记,可以看到有关图书馆建设的记载多达94次之多,内容涉及馆址选择、藏书建设、人员配备等许多方面。

  在鲁迅先生的努力下,两部举世闻名的珍贵典籍——被浩劫后的《永乐大典》和文津阁《四库全书》得以入藏京师图书馆(今国家图书馆)。为了使京师图书馆具有较稳定的书源,鲁迅借鉴国外经验,大力推动我国出版物呈缴本制度的建立。1916年四月,鲁迅在取得政事堂通过,内务部同意后,以教育部名义发布通令,要求凡在内务部立案出版发行的图书,都要呈缴一本给京师图书馆。从此,京师图书馆作为国家图书馆接受国内出版物的制度正式成立。

  鲁迅还向许多图书馆赠送自己的著作和各种图书。京师图书馆、通俗图书馆及他的故乡绍兴的图书馆等都曾得到他的馈赠。鲁迅一生与书为伴,在利用图书馆方面为世人做出了表率。蔡元培曾回忆道:在南京时,鲁迅给他留下的最深印象,就是办公之暇,抄录从图书馆借来的善本书。

  1928年夏,鲁迅携许广平到杭州旅行。不知情者以为他去度蜜月,而实际上他一连七天都泡在浙江图书馆,为的是研究该馆收藏的《四库全书》。

京ICP备05014420号 Copyright©National Library of China.All rights reserved. Tel:(+86 10)88545426 88545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