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读者指南 > 国图服务
       国图概况
       图示国图
        馆外指引
        馆内指引
       开馆时间
       入馆须知
        读者入馆须知
        少年儿童入馆须知
        未成年人参观须知
        文明读者公约
        国家图书馆服务规范
       证卡须知
       借阅须知
       国图服务
        服务对象
        按服务布局引导
        按文献类型引导
        按服务方式引导
       国图资源
        馆藏一览
        馆藏推介
       常见问题
   按服务方式引导
目录服务  咨询服务  阅览服务  外借服务  
文献提供  复制服务  讲座服务  展览服务  
培训服务  自助服务  移动服务  网络服务  
智能架位服务  数字电视服务  数字资源触摸体验服务  虚拟现实服务  
盲人数字图书馆服务  文化共享工程服务  

    目录服务
  在目录查询区以及各阅览室、外借室提供联机公共目录查询系统(OPAC),实现馆藏文献目录检索、借阅、续借、预约以及读者信息管理等服务;在总馆南区二层、四层走廊提供2000年前中文图书、2003年前外文图书、中外文期刊和缩微文献等卡片目录,以及在部分专藏阅览室设有专藏文献卡片目录。同时,在本馆网站提供文津检索,可统一登录,统一检索各种载体的信息资源。

    咨询服务
  基于读者需求,构建读者咨询服务体系。综合咨询台提供一般性的综合咨询,指引读者找到所需文献;各服务点提供本服务点所藏文献有关的文献咨询;社会科学咨询室、科学技术咨询室提供专业咨询,通过定题咨询跟踪、科技查新、文献收录引用查证、事实查询、文献综述撰写等服务方式,满足读者和用户专业性的文献信息需求;企业信息服务中心提供媒体原稿、危机预警、市场数据、行业动态、研究报告等深加工情报产品,开展信息定制服务;立法决策服务部门为中央国家领导机关立法决策提供文献信息支持和保障,开展“两会”服务、信息专报、高层讲座、人大立法咨询等项服务。
    同时,开通网上咨询台,提供网络实时咨询,主要为远程读者提供信息服务。

    阅览服务
  开放31个阅览室,采取开架或闭架服务的方式,提供中外文书刊报、古籍善本特藏、特色专藏文献、缩微文献、数字资源的阅览服务,其中开架服务的阅览室达21个,文献量200万册左右。读者除了持国家图书馆读者卡进入阅览室外,还可以直接持本人第二代身份证进入开架服务的阅览室。

    外借服务
  在中文图书外借室提供近五年(含当年)部分中文图书(含随书附盘)近30万余册中文新书的外借服务;在基藏外文图书外借出纳台提供近二十年(含当年)基藏书库所藏外文图书的外借服务;在数字共享空间提供手持阅读器(或读者自带手持电子书阅读器)外借服务,可下载阅读电子图书资源平台上提供的电子图书;在线读者还可利用本馆网站外借方正电子图书(apabi)。

    文献提供
  文献提供中心为读者和用户提供文献查询、文献传递、资料翻译等文献提供服务。读者和用户可通过各种通讯方式或中国国家图书馆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系统提出文献请求,文献提供中心将满足读者和用户在本地图书馆、文献信息机构无法解决的文献信息需求。
  文献提供中心办理馆际互借、国际互借业务。本馆与国内各地图书馆建立了业务联系,建立了文献提供协作网;本馆与国际67个国家,500多家图书馆建立了馆际互借的关系。凡是国内外与本馆建立馆际互借关系的图书馆或单位可通过中国国家图书馆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系统或其他通讯方式向文献提供中心提出互借文献的请求,文献提供中心将为图书馆和单位提供馆际互借、文献传递服务。

    复制服务
  本馆在阅览室和公共服务区设立多处人工复制处和自助复制处,利用现代化、专业化的文献复制设备,为到馆读者提供馆藏文献复制、扫描、打印、缩微胶片还原、拍照、装订、光盘刻录等多项业务。

    讲座服务
  本馆从1953年起,开始举办学术讲座(报告会),郭沫若、老舍、巴金、丁玲等文学名家都在本馆作过学术讲座,本馆的讲座服务成为社会教育和知识传播的重要窗口。多年来,推出了“文津讲坛”、“世界图书馆馆长论坛”、“中国典籍与文化”、“文津读书沙龙”等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公益性学术讲座,为专家学者与普通大众搭建了沟通交流的平台。

    展览服务
  本馆自1929年举办“图书展览会”起,拉开了主办各种类型文化展览的序幕,成为馆藏介绍和社会教育的重要窗口。近年来,在国家财政的支持下,坚持普及化、生活化、学术化、信息化、国际化的宗旨,多次举办国内外知名的大型文化展览,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培训服务
  本馆培训秉持服务社会的宗旨,多年来与国内外知名学术与文化机构合作,针对图书馆界及社会各界的需求,长期开展读者培训、各类图书馆业务辅导、学历教育以及继续教育,为业界和社会培养出大量专门人才。

    自助服务
自助办理证卡
  本馆提供自助办证服务。读者凭二代身份证(年满十六周岁)即可在自助办证充值机上自助办理普通读者卡,凭读者卡或二代身份证自助完成增加借书功能、修改借阅密码、以及读者卡验证等功能。
    
自助充值
  本馆提供自助充值服务。读者凭二代身份证(年满十六周岁)即可在自助办证充值机上自助办理普通读者卡,凭读者卡或二代身份证自助完成充值功能。
    
自助借还书
  本馆为了方便读者借还图书,引进了RFID自助借还书系统。RFID自助借还书系统不仅实现了馆藏架上查找、盘库和排架检查的(半)自动化和智能化,还实现了读者根据自己的需要自助借书和还书。本馆在总馆南区东大门设有室外自助还书机,读者可在24小时自助还书。

自助复制
  本馆提供自助复印系统,满足读者自助复制的需求。自助复印系统可同时使用二种证卡,即国家图书馆读者卡和第二代身份证。自助复印系统依托本馆现有网络环境和“一卡通收费系统”管理读者账户,通过读者卡进行身份认证和收费,做到使用者、使用时间、内容、费用的精确可控。持卡读者可在本馆设立的自助复印点进行复印,产生的费用自动从账户上扣除。

    移动服务

移动数字图书馆服务
  本馆提供移动数字图书馆服务,根据自身资源特点推出国图动态、文化快递、书刊推荐、资源检索等频道内容,定期更新。该服务需要读者的手机开通GPRS功能。读者在本馆掌上国图(Web)页面或本馆WAP网站进行注册后,下载移动数字图书馆客户端软件并安装在手机上即可进入移动数字图书馆。安装软件后读者可以有选择地定制或取消频道、自主阅读更新的信息内容、注销服务等。也可根据提示主动进行更新。该服务项目本馆不收取任何费用,但移动运营商可能会收取其中产生的GPRS流量费用。

国图手机报服务
  国图手机报服务是本馆与北京方正apabi技术有限公司合作,面向全国手机用户推出的免费报纸速递服务。该服务基于移动新媒体传播平台,采用方正文本信息处理技术,实现了报纸出版、发行、传播及阅读的全程数字化。本馆每天将报纸中的文字、图片、动画等信息通过GPRS等手机网络,“速递”到手机用户掌上,实现数字化阅读。该服务目前提供40余种报纸的订阅下载。

手持阅读器服务
  读者可使用本馆提供的手持电子书阅读器,或自带手持电子书阅读器,通过本馆电子图书资源平台下载阅读电子图书。本馆电子图书资源平台拥有电子图书约19万种、38万册和年鉴1千余种。其中电子图书来自400多家出版社,覆盖了中图法所有二级分类。本馆手持电子书阅读器可支持CEB、EBA、EBA2.0、PDF、TXT等格式电子图书的下载与阅读。手持阅读器支持图文混排,可在图文中插播动画,短视频,音频。


    网络服务

互联网络服务
  本馆已建立了万兆光纤骨干网络,具备6000多个网络节点的千兆桌面接入能力,高达数百兆的互联网出口带宽同时连接到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拥有到中国教育网、中国科技网、政务外网、中央党校图书馆、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广电网、歌华有线、中国残联、国务院法制办的互联专线,同时参与我国下一代互联网(CNGI)项目,拥有1000兆IPv6连接。通过高性能、多链路的网络,本馆向党政军、教育科研及广大公众用户提供各种资源和先进服务。

无线网络服务
  本馆已开通无线网络接入服务,完成总馆南区、总馆北区和文津街馆区的全面覆盖。读者可以摆脱网线的束缚和地理位置的限制,在阅览区内的任何一处访问国图网络资源。


    智能架位服务
  本馆智能架位服务能够在读者查询到目标图书后为读者呈现生动、立体的架位导航图,使读者清楚方便地了解到图书所在位置,智能导航、精准定位、图像精美详细,帮助读者快速精准地找到目标图书。读者在“馆藏检索”中查询到目标图书后,点击进入该图书的馆藏信息显示页面,点击“所有单册”的超级连接,在这个页面上包括“位置2”的超级链接,点击后即可获得相关的智能导航图。

    数字电视服务
  数字电视服务是本馆与北京歌华有线公司合作把本馆中适合数字电视发布的资源和服务通过北京地区的有线电视网络推送到北京的300万数字电视家庭中。本馆将向读者提供“国图讲座”、“国图展览”、“电视阅读”、“国图精华”等多种形式的服务内容。在内容选材上,主要播送面向大众的服务内容,读者也可以通过交互式门户获得更多个性化的服务内容。

    数字资源触摸体验服务
  数字资源触摸体验系统是为了向读者更好地展示国家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而推出的。它是一种新型的人机交互设备,读者无需键盘和鼠标,只需手指轻触液晶显示屏的图形、文字或按钮,便可实现触摸体验系统内数字资源的浏览与互动,其方便、快捷、人性化的设计受到了读者的欢迎。该系统依托国家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和各项服务,为读者提供了内容丰富的资源展示。
  目前,国家图书馆数字资源触摸体验系统展示的内容已经包含馆藏资源、电子报刊、在线讲座、在线展览、服务介绍、文津图书奖、中国政府公开信息整合服务平台等内容。
  针对少儿读者的特点,国家图书馆少年儿童馆内的触摸体验系统展示了连环画、少儿期刊、电子图书、少儿游戏、少儿原创作品等资源,寓教于乐,丰富了少儿读者的阅读生活。

    虚拟现实服务
  本馆虚拟现实服务分为虚拟导航和读者站。借助计算机系统对国家图书馆二期馆区的物理建筑结构和阅览室分布等实现环境模拟,读者可通过下载程序,虚拟地“参观”、了解本馆新馆的建筑和业务布局。同时,在馆内特定地点布置专门设备,提供图书馆电子图书的浏览服务与体验。读者可通过非接触式的虚拟交互方式翻阅计算机上的电子图书。

    盲人数字图书馆服务
  本馆与中国残联信息中心、中国盲文出版社合作,开通了共同建设的中国盲人数字图书馆网站。此举填补了我国盲人数字图书馆的空白。中国盲人数字图书馆,使盲人朋友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国家级图书馆的周到服务,与正常人一样共享信息社会的便利,为盲人和视力障碍朋友打开一扇通往浩瀚知识海洋的大门。

    文化共享工程服务
  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是国家“十五”期间重点文化设施建设项目。国家数字图书馆本着“边建设、边服务”的原则,不断增加数字资源的种类和数量,扩大服务范围,开拓网上服务项目。截至2009年底,数字资源建设已超过327.8TB,自建数字资源总量达239.1TB,通过国家数字图书馆资源统一门户,为读者提供数字资源的一站式服务。目前,已在互联网上发布72万册件、馆域网上发布超过百万册件的电子书。同时,通过国家数字图书馆平台和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将数字资源传输到全国各级基层图书馆,为公众提供服务。

版权声明  |  关于国图  |  支持我们  |  人才招聘  |  站点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14420号 电话:(+86 10)88545426 88545360
国家图书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