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读者指南 > 常见问题
       国图概况
       图示国图
        馆外指引
        馆内指引
       开馆时间
       入馆须知
        读者入馆须知
        少年儿童入馆须知
        未成年人参观须知
        文明读者公约
        国家图书馆服务规范
       证卡须知
       借阅须知
       国图服务
        服务对象
        按服务布局引导
        按文献类型引导
        按服务方式引导
       国图资源
        馆藏一览
        馆藏推介
       常见问题
总体概况
办理读者卡
馆藏查询
>>点击查看详情
>>点击查看详情
>>点击查看详情
 

借阅服务
特色专藏与电子资源
拓展服务

>>点击查看详情
>>点击查看详情
>>点击查看详情
 

分类:总体概况

问:国家图书馆与北京图书馆和首都图书馆的关系?
问:国家图书馆通讯地址和乘车路线?
问:国家图书馆馆舍由哪几部分构成?
问:国家图书馆馆藏文献的收藏范围?
问:国家图书馆馆藏文献资源如何布局?
问:国家图书馆开放时间?
问:到国家图书馆看书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问:到国家图书馆少年儿童馆看书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问:国家图书馆的电话总机号码?
问:对国家图书馆各项服务工作的意见建议如何反馈?
问:如何推荐国家图书馆缺藏的中外文资料?
问:国家图书馆收藏的书刊可否出售?
问:国家图书馆为少年儿童提供哪些服务?

  问:国家图书馆与北京图书馆和首都图书馆的关系?

  
答:中国国家图书馆的前身是建于1909年(清宣统元年)9月9日的京师图书馆,1912年8月27日开馆接待读者,1916年京师图书馆按规定正式接受国内出版物呈缴本,开始履行国家图书馆的部分职能,1928年7月更名为国立北平图书馆,1929年8月与北平北海图书馆合并,仍名国立北平图书馆, 1950年3月6日国立北平图书馆更名为国立北京图书馆,1951年6月12日更名为北京图书馆,1998年12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北京图书馆更名为国家图书馆,对外称中国国家图书馆。包括文津街古籍馆、白石桥总馆南区和总馆北区三个馆区。
  首都图书馆的前身是京师图书古籍馆、京师通俗图书馆、中央公园图书阅览所,三者分别创建于1913年6月、1913年10月、1917年8月。北伐革命后,原三个图书馆几经更名、迁址、合并,改为北京市市立第一图书馆。1953年,更名北京市图书馆,1956年10月,市图书馆又迁入元、明、清三代最高学府国子监,并正式定名首都图书馆,2001年,北京市政府斥巨资兴建的首图新馆正式启用。

  问:国家图书馆通讯地址和乘车路线?

  答:白石桥总馆落于北京市海淀区高粱河畔,紫竹院公园旁。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33号;邮编:100081;乘车线路:319、320、332、563、645、653、689、695、697、717、608、614、运通105、运通106、运通205、特4、特6、86路、地铁4号线国家图书馆站下车A口出即到。从首都机场乘机场巴士到友谊宾馆下车步行至中国人民大学东门转乘320、332、运通105、运通106、运通205可到达,或乘机场快轨到三元桥换乘10号线,到海淀黄庄换乘4号线国家图书馆站下A口出车即到;从北京西站乘坐320、695、319、特6国家图书馆站下车即到。
  古籍馆坐落于北海公园西侧。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文津街7号;邮编:100034;乘车路线:5、14、101、103、109、124、614,在北海站下车后往西或在府右街站下车后往东即可到达。

  问:国家图书馆馆舍由哪几部分构成?

  答:国家图书馆目前有三处馆舍,分别是白石桥总馆南区、总馆北区以及文津街古籍馆。关于各馆舍内的阅览室布局,参见国图主页“读者指南”——按服务布局引导,网址:http://www.nlc.gov.cn/newdzzn/gtfw/bjyd/

  问:国家图书馆馆藏文献的收藏范围?

  答:国家图书馆全面收藏国内正式出版物,是世界上入藏中文文献最多的图书馆。同时重视国内非正式出版物的收藏,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指定的博士论文收藏馆,图书馆学专业资料集中收藏地,全国年鉴资料收藏中心,并特辟香港、台湾、澳门地区出版物专室。国家图书馆的外文书刊购藏始于20世纪20年代,是国内典藏外文书刊最多的图书馆,并大量入藏国际组织和政府出版物,是联合国资料的托存图书馆。随着信息载体的发展变化和电子网络服务的兴起,国家图书馆不仅收藏丰富的缩微制品、音像制品,还入藏了国内外光盘数据库近百种,内容涉及社科、人文、经济和科技等。
  国家图书馆藏书可上溯到700多年前的南宋皇家缉熙殿藏书,最早的典藏可以远溯到3000多年前的殷墟甲骨。国家图书馆的珍品特藏包括善本古籍、金石拓片、古代舆图、敦煌遗书、少数民族图籍、名人手稿、革命历史文献、家谱、地方志和普通古籍等260多万册(件)。外文善本中最早的版本为1473-1477年间印刷的欧洲“摇篮本”。
  在国家图书馆收藏的文献中,比较有特色的是古籍善本、联合国资料和外国政府出版物、学位论文、地方志、家谱及众多特色数据库等。同时,根据相关协定,国家图书馆不收藏专利文献,也不全面收藏标准文献。

  问:国家图书馆馆藏文献资源如何布局?

  
答:国家图书馆的三个馆舍在资源和服务方面各有侧重。总馆南区提供以外文文献、中外文专藏文献为主的专业性服务(目前正在维修改造,部分相关服务在总馆北区继续提供);总馆北区提供以中文文献和电子文献为主的大众阅读服务;古籍馆提供以普通古籍、古籍善本为主的文献服务。详见国图主页“读者指南”——按服务布局引导,网址:http://www.nlc.gov.cn/newdzzn/gtfw/bjyd/

  问:国家图书馆开放时间?

  答:总馆南区:周一至周日9:00--17:00;(目前因维修改造暂停服务)
  总馆北区:周一至周五9:00--21:00,周六和周日9:00--17:00;
  古 籍 馆:周一至周五9:00--17:00;
  少年儿童馆:周一至周日9:00--17:00 (北区一层东侧)。
  关于各阅览室的开放时间,请参见国图主页“读者指南”——按服务布局引导,网址:http://www.nlc.gov.cn/newdzzn/gtfw/bjyd/
  国家法定节假日(1月1日、春节除夕至初二、5月1日、10月1日-3日、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不闭馆,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初二、中秋节提前一小时闭馆,即16:00闭馆,国家图书馆在国图主页的“最新公告”中提前发布节假日期间的开馆时间和活动安排。

  问:到国家图书馆看书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答:国家图书馆接待年满十六周岁以上的读者,凭国家图书馆读者卡进入各阅览室、服务点,年满十六周岁以上的中国公民也可以凭第二代身份证进入开架阅览室阅览。少年儿童凭国家图书馆少年儿童图书馆读者卡进入少年儿童图书馆。请参见国图主页“读者指南”——读者入馆须知,网址:http://www.nlc.gov.cn/newdzzn/rgxz/dzrgxz/

  问:到国家图书馆少年儿童馆看书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答:国家图书馆少年儿童馆接待六至十五周岁的少年儿童及陪同家长。少年儿童凭有效证件(身份证、户口簿、护照、港澳通行证、台胞回乡证、学籍卡、学生证)办理国家图书馆少年儿童馆读者卡后进入,陪同家长(限一位)凭有效证件进入。请参见国图主页“读者指南”——少年儿童入馆须知,网址:http://www.nlc.gov.cn/newdzzn/rgxz/crgxz/

  问:国家图书馆的电话总机号码?

  答:010-88544114。

  问:对国家图书馆各项服务工作的意见建议如何反馈?

  
答:对国家图书馆的工作及服务有意见或建议,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反映:向各服务网点工作人员口头反映;在各咨询台摆放的《读者意见簿》上填写;向国图电子邮箱webmaster@nlc.gov.cn或主页“意见建议”信箱反映;拨打业务管理处设置的读者监督电话(010-88545022)反映。

  问:如何推荐国家图书馆缺藏的中外文资料?

  
答:读者发现国家图书馆缺藏的文献,可以采取以下办法推荐:在咨询台填写馆藏推荐单;或直接与我馆采选部门联系,中文图书采访组联系电话:010- 88545581,西文图书采访组联系电话:010-88545657。确有价值的推荐将被我馆书刊采选部门采纳。

  问:国家图书馆收藏的书刊可否出售?

  答:国家图书馆的藏书是本馆按照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出版物缴送规定接受的国内正式出版物,或使用国家专项经费采购的中外出版物,以及国家调拨、接受社会团体和个人捐赠的文献资料。经过我馆编目加工,即成为国家财产,用来为社会提供服务,因此不能出售。

  问:国家图书馆为少年儿童提供哪些服务?

  答:1、阅览、教育等服务。2010年5月31日国家图书馆开通了少年儿童馆和少儿数字图书馆(kids.nlc.gov.cn),为6至15岁儿童提供2万多册近年出版的普通少儿文献以及数字资源的阅览服务。2、参观讲解服务。国家图书馆全年接待中小学校组织的集体参观;双休日及国家法定节假日可接待中学生及在家长陪同下的少年儿童参观。3、开展各类少年儿童文化活动。

 

版权声明  |  关于国图  |  支持我们  |  人才招聘  |  站点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14420号 电话:(+86 10)88545426 88545360
国家图书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