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标题-1.jpg

  “保固有之国粹,而进以世界之知识,一举而二善备者,莫如设图书馆。”一百余年前,中国历史风云激荡,在变法图强和西学东渐的背景下,有识之士力倡建立新式图书馆,国家图书馆前身——京师图书馆应运而生。105年来,国家图书馆一路曲折前行,延续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命脉,为民族文化以及人类文明的传承和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值此国家图书馆建馆105周年之际,我谨代表馆领导班子向全馆员工致以节日的祝贺!向百余年来为国图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前辈同仁致以崇高的敬意!
  国家图书馆的生存与发展始终和国家命运血脉相连。京师图书馆成立之初,馆无定所、经费拮据,筚路蓝缕、举步维艰。“国运昌、馆业兴”,百余年后的国家图书馆建筑面积达28万平方米,跻身世界国家图书馆第三位。馆藏总量达3300万册件,数字资源985.7TB, 形成了精华尽收、从传统到现代的民族文化宝库。为中央和国家领导机关提供文献信息服务,在国家立法决策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保障作用。实现免费开放,读者入馆“零门槛”,每年到馆读者人数超过400万人次、网站点击量超过10亿次。策划承担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中华古籍保护计划、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等多项国家重点文化工程,在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致力于增进与世界各国图书馆界、文化界的交流与合作,中国国家图书馆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国家图书馆以坚实的步伐,栉风沐雨,走过了百余年非凡历程,为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书写了历史的篇章。
  我们不会忘记,一个世纪以来谱写百年国图绚丽篇章的前辈同仁:他们既有缪荃孙、梁启超、蔡元培、袁同礼、冯仲云、丁西林、刘季平、任继愈等历任馆长,也有向达、王重民、刘国钧、赵万里、张秀民等从国家图书馆成长起来的知名学者,更有支撑起国家图书馆百年伟业的广大普通员工。我们不会忘记,不论是在艰苦创业的建馆初期,还是战火纷飞的抗战岁月,无论是在十年动乱的文革期间,还是改革开放走向世界的今天,一代代国图人秉承传承文明、服务社会的宗旨,恪尽职守、甘为人梯,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满足读者精神文化需求,推动社会发展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斗转星移,世纪更迭。跨越105周年,国家图书馆又来到一个新的历史起点。当前,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部署,我国正进入一个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阶段。国家图书馆一期维修改造工程顺利完成,国家典籍博物馆、国图艺术中心、综合楼的建设极大增强了我馆发展潜力。如何抓住历史机遇,进一步推进国家图书馆事业发展,提升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如何发挥业界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如何加强国际图书馆界交流与合作,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是全馆员工面临的重大课题和肩负的庄严使命。
  国运兴文化兴,文化强国家强。我们相信,在党和国家的政策指引下,在文化部党组的直接领导下,国家图书馆广大员工一定能够以始终不变海纳百川的气度、始终不渝甘于奉献的精神,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执着追求梦想、脚踏实地奋斗,开创国家图书馆更加辉煌的未来,为建设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

© 国家图书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