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四川省古籍保护成果
珍贵古籍 历史智慧
自古文人多入蜀
古籍知识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我们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中国古代一直秉承“国有史,郡有志,家有谱”的传统。几千年文明留下了卷帙浩繁的文献典籍,蕴含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思想智慧和知识体系,成为中华文化传承最重要的载体之一,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珍贵而又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
修学好古 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一词,最早出自《汉书》“修学好古,实事求是”,其意为做学问要注重事实根据,才能得出正确结论。曾国藩作为湖湘学派的代表,发扬经世致用的传统,创造性地将“实事求是”由考据学命题转变为哲学认识论命题,这对毛泽东主席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在抗战期间多次引用这个成语,并从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及认识论的哲学高度赋予“实事求是”新的哲学内涵。“实事求是”成为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和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树立了批判地继承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光辉典范。
scgjbh_171130yyc_24.jpg
鉴于往事 资于治道
我国古代廉政文化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广博的历史底蕴,《周礼》就曾明确提出考察官吏的“六廉”标准:廉善、廉能、廉敬、廉正、廉法、廉辨。历史长河中,清官循吏浩若繁星,杨震、诸葛亮、魏徵、包拯、范仲淹、海瑞等孜孜求治,廉洁奉公,在天地间留下浩然正气,成为万世楷模。然而历史上的贪官亦不绝如缕,伯嚭、蔡京、阿合马、严嵩、和珅之辈,“汲汲于名,役役于利”,聚敛财货不择手段,留给历史的只有万世骂名。

廉则兴,贪则衰。治乱循环的历史现象一再证明,腐败蔓延,国家就有危亡之虞;廉政肃贪,国家才能长治久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考察我国历史上反腐倡廉的成败得失,可以给人以深刻启迪,有利于我们运用历史智慧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scgjbh_171130yyc_25.jpg
scgjbh_171130yyc_26.jpg
<<123456>>
© 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