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图书馆藏西域文献

于阗文文献
  于阗文是一种使用婆罗迷字母的拼音文字,行用于五至十世纪的于阗(今和田)王国。于阗使用的婆罗迷字体有其独特之处,又被称作丝路南道字体。于阗语属于印欧语系伊朗语族东伊朗语支。有关于阗文的最早记载见于《大唐西域记》瞿萨旦那国(于阗)条,谓其“文字宪章,聿遵印度,微改体势,粗有沿革,语异诸国”。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于阗文被重新发现。现存于阗文文献多为佛教典籍,  如《赞巴斯塔书》、《金光明经》等;也有非佛教文献,如敦煌遗书《于阗沙州纪行》、《甘州突厥记事》等。唐以后,于阗王国与中原的来往尤为频繁,接受并同时影响了唐文化:晚期于阗文书使用了同庆、天兴、中兴、天寿等年号,部分官职也采用中原官称。常见于阗文、汉文双语文书。武则天时期译出的《华严经》则来自于阗。二十世纪初,外国探险家在今策勒以北的沙漠获得大量于阗文书,敦煌藏经洞也发现大量于阗文书,现分藏于英、法、俄等国。我馆藏西域文献中,于阗文文献颇多,约计274号,其中纸质文献198号、木质文献76号。

粟特文文献
  粟特人是中古时期活跃于阿姆河一锡尔河流域的东伊朗族人,所操语言属印欧语系伊朗语族。粟特文又称率利文,曾广泛通行于中亚与中国西北部地区。其字母源于叙利亚的阿拉米字母,有摩尼体、佛经体、古叙利亚体三种变体,行款有从右向左横写和自上而下竖写两种。十三世纪蒙古人进入中亚后,粟特文被废弃。粟特文对回鹘文、蒙古文和满文的创制有深刻影响。粟特文文献有摩尼教、基督教、佛教经典和书信等,大多分藏于国外多家图书馆、博物馆与研究机构。馆藏西域文献中,粟特文文献仅有1件,为于阗文文书之封签,且带有封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