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报道 >> 正文

北京:《资治通鉴》手稿即将首次公开展出

2006年5月25日

  由国家图书馆四大“镇馆之宝”领衔的“文明的守望——中华古籍特藏珍品暨保护成果展”,明天将国家图书馆展览厅展出。敦煌遗书、赵城金藏、永乐大典、四库全书全部参展。这也是我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古籍珍品展示和保护成果展览。 本次展览有61件国家图书馆秘藏珍品为首度公开展示,包括古籍善本、甲骨金石、舆图、民族语文文献等珍贵藏品。展品的60%都是一级珍品,不少展品都是久负盛名的国宝。这是写着古代殷人心目中四方神灵的甲骨“四方风”,这是国家图书馆的镇库之宝--司马光《资治通鉴》的手稿,原稿全长29行,460余字,手卷上的藏印便有数十枚之多。历代藏书家将这件手稿视为瑰宝,争相收藏。《赐号太和先生相赞》是中国明代流传至今开本最大的一部雕版画册,旁边的则是最小的古籍巾箱本《历代通鉴纂要》.为了反映古籍保护的主题,展览在叙述敦煌遗书修复工程时还首次全面系统地展示了从唐末五代到当代的敦煌遗书修复的不同技艺。同时,每天还将定时向观众进行修复、传拓、雕版印刷技艺表演,展示古籍保护仪器设备的使用原理。本次展览采取免票参观的方式,将一直持续到6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