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


文明
中国古代舆图历史悠久。文献记载: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初年,周、召二公为营造东都洛邑,绘制了《洛邑图》。这是中国有文字记载最早的城市建设图。 1977年在河北平山县三汲村出土了战国时期(前475-前221)的《兆域图》,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地图,用金银片镶嵌在青铜版上,图形和注记表明了此图是按一定比例尺和方向制作的。在古代中国,舆图作为国家疆土的象征、土地主权的凭证,具有神圣地位。周朝(前1046—前221)天子分封诸侯时,同时将所分属地的地图赐给他们,如发生争执,则“以图正之”。舆图在军事上也早有运用,中国古代著名军事家孙武所著的《孙子兵法》中附有地图九卷,另一位军事家孙膑所著的《孙膑兵法》也附地图四卷。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后,开始绘制全国地图,需要各地的地图资料作基础,逐渐形成了地图造送制度。自东汉(25-220)开始,各地一年一度向中央进献地图。唐、宋均有这种制度,到明代改为三年一送。明代罗洪先(1504-1564)绘制了《广舆图》,共44 幅,对以后地图编制产生了较大影响。1582年后,西方利玛窦等传教士相继来华,带来了西方的地图投影和经纬测量等制图方法。清代在全国组织了大规模的经纬度测量和三角测量,分别于1708-1718年和1760 -1762年绘制了康熙《皇舆全览图》和乾隆《内府舆图》,使中国地图学有了新发展。

文明“样式雷”是清代200多年间主持皇家建筑设计的雷姓世家的誉称,其建筑设计图(现存2万多幅)涵盖了都城、宫殿、园林、坛庙、陵寝、府邸、工厂、学堂等皇家建筑,包含了相关建筑选址、规划设计和施工用料等方面的详情细节,对清史、古代科技史、建筑史,以及相关文物建筑保护和研究,均具巨大价值,向受学界的高度重视。

展品



  岳阳至长江入海及自江阴沿大运河至北京故宫水道彩色图  
  天下九边分野人迹路程全图   五园三山及外三营地图  
  盛朝七省沿海图   舆地图  
  自打箭炉至前后藏途程图   台湾地图  
  南岳全图   长江名胜图  
  样式雷文渊阁地盘立样   样式雷颐和园文昌阁立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