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孔子诞辰2563周年和“第五届世界儒学大会”召开之际,2012年9月26日至28日,由山东省文化厅、中国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主办,中国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山东省图书馆(山东省古籍保护中心)、孔子研究院承办的“《论语》回故里——历代《论语》珍本展”在山东曲阜孔子研究院成功举办。
此次展览展出《论语》历代珍本110余种,梳理了“论语学”的发展脉络与传承历史,主题突出,展品丰富。首先,展览展示了历代学者对《论语》的研习:既有西汉孔安国、东汉郑玄、三国何晏、南朝皇侃、北宋邢昺、南宋朱熹、清代刘宝楠等学者对《论语》的注解和阐释;又有元代许谦、明代李贽、清代陈鳣、丁晏等众多学者对《论语》的考证和评释。正是在不断的注释考订之中,儒家的思想体系渐趋完善。其次,展览从多种角度展示了《论语》文献的丰富多样:从时间上说,汉代竹简即载有《论语》篇章;从内容上说,有《论语》的白文本、注释本、研究著作以及《论语》书法、篆刻作品;从载体形态上说,有简帛、石刻、敦煌遗书、吐鲁番文书,以及大量的刻本、抄本;从版本上说,有宋元旧椠、明清精刻、名家稿抄本,还有稀见的日本刻本;从语种上说,汉文之外又有满文、日文、英文、俄文。可谓内容宏富,规模空前。
展品中,有44种文献为国家图书馆藏品,包括善本古籍25种、拓片2种,以及新印古籍17种。其中,宋刻本《论语集说》、元刻本《论语集注》和《四书章句集注标题》成为此次展览的一个亮点,许多参观者慕名而来,由衷赞叹。国家图书馆作为国家总书库肩负着文化传播、社会教育的职责,本次展览通过宣传、展示我国优秀文化遗产,让社会各界能够更加关注并参与珍贵典籍的保护与传统文化的传承。
本次展览共吸引了包括各级领导、专家、儒学爱好者、海内外友人在内的数千名观众前来参观。27日上午,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山东省副省长张超超参观了展览并予以充分肯定。28日上午,来曲阜参加“壬辰年公祭孔子大典”的台湾新党主席郁慕明一行9人,专门调整参访时间前来参观展览,并给予展览以高度的评价。